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草业学报  2012 

紫花苜蓿航天诱变田间形态学变异研究

, PP. 222-228

Keywords: 紫花苜蓿,航天诱变,田间观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航天诱变育种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背景的新型育种方法,以搭载于我国“神舟三号”飞船的4个紫花苜蓿材料:德宝、德福、阿尔冈金、三得利,种植而成的当代(SP1)试验材料为研究对象。连续观测记载,初步确定了突变类型和单株,并进行了集团分类,大致分为以下7种类型:多叶单株(6株)、大叶单株(11株)、速生单株(14株)、白花突变单株(1株)、抗病单株(7株)、早熟单株(7株)和矮生、分蘖性强单株(2株),所选单株已分别挂牌标记。不同品种经航天诱变表现出不同的突变类型,德宝、德福以生长速度较为显著、三得利以多叶变异较为显著、德福以叶面积增大较为显著,可见航天诱变并非盲目、无规律变异,而与品种自身特性相关联,同时变异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有必要下一步在分子标记和后续世代田间继续观测中进行确认。

References

[1]  密士军, 郝再彬. 航天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4): 31-33.
[2]  杨红善, 常根柱, 周学辉, 等. 美国引进苜蓿品种半湿润区栽培试验. 草业学报, 2010, 19(1): 121-127. 浏览
[3]  范润钧, 邓波, 陈本建, 等. 航天搭载紫花苜蓿连续后代变异株系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5): 7-9.
[4]  Xu Y Y, Jia F, Wang B. Changes in isoenzymes and amino acids in forage and germination of the first post-flight germination of seeds of three legume species after space-flight. Grass and Forage Sciences, 1999, 54: 371-375.
[5]  任卫波, 徐柱, 陈立波, 等. 紫花苜蓿种子微卫星搭载后其根尖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核农学报, 2008, 22(5): 566-568.
[6]  张月学, 刘杰琳, 韩微波, 等. 空间环境对紫花苜蓿的生物学效应. 核农学报, 2009, 23(2): 266-269.
[7]  冯鹏, 刘荣堂, 历为宏, 等. 紫花苜蓿种子含水量对微卫星搭载诱变效应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08, 16(6): 605-608.
[8]  王密. 紫花苜蓿种子空间诱变变异效应的研究. 内蒙古: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9]  杜连莹. 实践八号搭载8个苜蓿品种生物学效应研究.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10]  任卫波, 韩建国, 张蕴薇, 等. 几种牧草种子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 草业科学, 2006, 23(3): 72-76.
[11]  任卫波, 韩建国, 张蕴薇, 等. 航天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草上的应用前景.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28(5): 91-97.
[12]  任卫波, 王蜜, 陈立波, 等. 卫星搭载对苜蓿种子PEG胁迫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08, 16(4): 428-430.
[13]  夏素银, 王成章, 詹发柏. 苜蓿草粉饲粮添加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20(5): 183-191. 浏览
[14]  景艳霞, 袁庆华. NaCl胁迫对苜蓿幼苗生长及不同器官中盐离子分布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20(2): 134-139.
[15]  衣兰智, 李长忠, 刘洪庆, 等. 不同苜蓿品种在青岛地区的适应性. 草业学报, 2011, 20(2): 147-155.
[16]  马学敏, 张治安, 邓波, 等. 不同含水量紫花苜蓿种子卫星搭载后植株叶片保护酶活性的研究. 草业科学, 2011, 28(5): 783-78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