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草业学报  2012 

那曲地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与变化及其人文因素影响研究

, PP. 1-10

Keywords: 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那曲地区,人文因素,时空变化,MODIS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那曲草地作为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草地植被年际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为了解决当地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需要深刻认清各种人文因素对草地影响的程度和机制。本研究利用2000-2009年的MODISNDVI时间序列影像及相关统计资料,对那曲草地植被的空间和年际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式系统分析各个人文因素与草地植被格局和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那曲地区不同区域植被在2000-2009年表现出不同的年际变化趋势,在高大山脉高海拔的稀疏植被或冰雪覆盖周边区域,由于全球变暖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而出现植被变好的状况,在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的纯牧业县(那曲县、聂荣县和安多县)草地植被退化情况较为严重;2)分析那曲地区植被空间格局、年际变化分布图与道路网、居民点分布密度图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也表明该研究区人类活动将直接影响目前良好的地表覆盖区域植被正常生长和繁育;3)以中心城镇那曲镇和109国道为代表,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距离人类活动越近的地区植被退化越严重,而统计资料显示那曲地区的人口、放牧强度、道路工程建设份额等指标都呈直线上升,将对草地植被生长构成严重的威胁,从而进一步影响那曲地区草地的理论承载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4)此外,调查发现旅游和放牧的车辆碾压、矿产开采、采挖草药、安居工程建设、鼠患等因素对那曲草地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References

[1]  刘纪远, 庄大方, 凌扬蓉. 基于GIS的中国东北植被综合分类研究. 遥感学报, 1998, 2(4): 285-291.
[2]  周广胜, 张新时. 全球变化的中国气候-植被分类研究. 植物学报, 1996, 38(1): 8-17.
[3]  汲玉河, 周广胜. 辽河三角洲植被生产功能的年际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7): 792-799.
[4]  任继周, 梁天刚, 林慧龙, 等. 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碳汇潜势研究. 草业学报, 2011, 20(2): 1-22.
[5]  Robinson S, Milner-Gulland E J, Alimaev I. Rangeland degradation in Kazakhstan during the Soviet era: re-examining the evidence.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3, 53(3): 419-439.
[6]  Katherine M H. Polic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African rangeland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04, 7(3): 125-143.
[7]  Gross J E, McAllister R R J, Abel N, et al. Australian rangelands 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A conceptual model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Software, 2005, 9(21): 1264-1272.
[8]  徐兴奎, 陈红, 张凤.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环境科学, 2007, 28(1): 41-47.
[9]  戴声佩, 张勃, 王海军, 等. 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干旱区地理, 2010, 33(4): 636-643.
[10]  韩贵锋, 徐建华.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植被活动之间的时空相关性. 生态科学, 2008, 27(1): 1-5.
[11]  韩贵锋, 徐建华, 袁兴中. 城市化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植被物候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8): 1803-1809.
[12]  李辉霞, 刘淑珍. 基于NDVI的西藏自治区草地退化评价模型. 山地学报, 2003, 21(增刊): 69-71.
[13]  高清竹, 李玉娥, 林而达, 等. 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地理学报, 2005, 60(6): 965-973.
[14]  张佳华, 郑凌云. 藏北那曲地区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动态变化及原因. 山地学报, 2005, 23(6): 672-677.
[15]  除多, 德吉央宗, 普布次仁, 等. 西藏藏北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18(6): 832-839.
[16]  杨秀海, 扎西央宗, 卓嘎, 等. 西藏那曲地区植被覆盖状况与气象条件分析. 草业学报, 2008, 17(2): 102-109.
[17]  胡自治. 青藏高原的草业发展与生态环境.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0: 1-5, 19-22, 100-124.
[18]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草地资源室,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畜牧局. 西藏那曲地区草地畜牧业资源.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2-68.
[19]  Stow D, Daeschner S, Hope A, et al. Variability of the seasonally 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cross the north slope of Alaska in the 1990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3, 24(5): 1111-1117.
[20]  朴世龙, 方精云. 1982-1999年我国陆地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季节差异. 地理学报, 2003, 58(1): 119-125.
[21]  刘淑珍, 周麟, 张建平, 等.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草地退化沙化研究. 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9: 121-124.
[22]  张建国, 刘淑珍, 李辉霞, 等. 西藏那曲地区草地退化驱动力分析.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4, 25(2): 116-122.
[23]  丁明军, 沈振西, 张镱锂, 等. 青藏公路与铁路沿途1981 年-2001 年植被覆盖变化. 资源科学, 2005, 27(5): 128-133.
[24]  张镱锂, 阎建忠, 刘林山, 等. 青藏公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为例. 地理学报, 2006, 57(3): 253-26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