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地下滴灌对苜蓿的生长发育与种子产量的影响
, PP. 291-295
Keywords: 地下滴灌 ,苜蓿 ,生长发育 ,种子产量
Abstract:
为了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效益,把地下滴灌引入苜蓿种子生产试验,通过对地下滴灌的水盐分布、苜蓿生长特性和种子产量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在田间相对持水量的65%~80%(W1)水量下,湿润体的体积最大,水平最大湿润半径均为50cm。垂直最大湿润半径为20cm。水分能够到达40cm×80cm宽窄行播种方式下苜蓿的根系位置;W1处理所得根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25.09g,显著高于其他试验处理(P<0.01),根重顺序为W1>CK>W2>W3。并且,W1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909.62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的种子产量(611.39kg/hm2)(P<0.01)。说明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能够起到增产效果。
References
[1] Kavdir Y, Rasse D P, Smucker A J M. Specific contributions of decaying alfalfa roots to nitrate leaching in a Kalamazoo loam soil.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5, 109: 97-106.
[2] Ao J L, Terefeworkb Z, Chen W X,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rhizobia isolated from Astaragalus adsurgens growing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of China.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1, 91: 155-168.
[3] 郭玉霞, 南志标, 王成章, 等. 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研究进展. 草业学报, 2009, 18(5): 243-249. 浏览
[4] 韩方虎, 沈禹颖, 王希, 等. 苜蓿草地土壤氮矿化的研究. 草业学报, 2009, 18(2): 11-17. 浏览
[5] 张玉发, 王庆锁, 苏加楷. 试论中国苜蓿产业化. 中国草地, 2000, 3(1): 64-69.
[6] 王俊, 刘文兆, 钟良平, 等. 长期连续种植苜蓿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差异性. 草业学报, 2009, 18(4): 41-46. 浏览
[7] 李青丰, 王芳. 北方牧草种子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干早区资源与环境, 2001, 15(5): 93-96.
[8] 李道西, 罗金耀. 地下滴灌技术的研究及其进展.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3, (7): 15-18.
[9] 程冬玲, 李富先, 林性粹. 苜蓿田间地下滴灌效应试验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 (5): 1-3.
[10] 王东, 曹新成, 李富先, 等. 地下滴灌苜蓿栽培的试验效果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 2004, (5): 65-66.
[11] 杨起简, 刘玉芬, 周禾. 灌溉对留种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1): 119-121.
[12] 倪郁, 郭彦军, 吕俊, 等. 水分胁迫下豆科牧草的生理生化变化. 土壤通报, 2004, 30(3): 275-278.
[13] 李久生, 饶敏杰, 张建君. 干旱区玉米滴灌需水规律的田间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22(1): 16-21.
[14] 郭金强, 危常州, 侯振安, 等. 新疆棉花棉膜下滴灌耗水规律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5, 42(4): 205-209.
[15] 刘新永, 田长彦, 马英杰, 等. 南疆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以及灌溉制度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24(1): 108-1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