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臂形草14品种在滇南的适应性及其评价
DOI: 10.11686/cyxb20130308
Keywords: 臂形草,适应性,评价,灰色关联
Abstract:
2006-2007年通过对14个臂形草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性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为热带水土保持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所引种牧草的存活率、越冬率都在97%以上,说明所引种牧草的适应性强;除MG-4珊状臂形草感染了叶锈病以外,其他牧草的抗病虫害能力强。2)种植第1年Mulato1杂交臂形草干物质产量最高为(34.84±3.98)t/hm2,与刚果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MG-5Vitoria珊状臂形草、MG-4珊状臂形草、Mulato2杂交臂形草之间差异不显著。3)相关性分析表明,丛径、叶长、叶宽、株高、叶/茎、种子产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大小为:叶宽>种子产量>叶/茎>株高>叶长>丛径。4)选择干草产量、粗蛋白、适口性、抗逆性作为综合评价供试品种优劣的指标,用灰色关联法评价牧草,结果表明,杂交旗草、Mulato1杂交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Mulato2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刚果臂形草、MG-5Vitoria珊状臂形草居前7位,它们属高产、质优、适口性好、抗性强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References
[1] | 唐军, 易克贤, 白昌军, 等. 臂形草品种及其营养价值初评(简报), 草地学报, 2007, 15(4): 398-340.
|
[2] | 李志丹, 高桂娟, 白昌军. 6种臂形草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30(8): 1186-1189.
|
[3] | 白昌军, 刘国道, 王东劲, 等. 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的选育与利用. 草地学报, 2007, 15(6): 566-571.
|
[4] | 刘国道, 白昌军, 何华玄, 等. 臂形草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草业科学, 1999, 16(1): 22-24.
|
[5] | 陈晓斌, 邹冬, 田维敏, 等. 应用ISSR标记分析12份臂形草种质的遗传差异. 热带作物学报, 2008, 29(3): 310-315.
|
[6] | 刘秦华, 范传广, 张建国, 等. 切短与添加物对臂形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09, 18(1): 51-56. 浏览
|
[7] | 陈志权, 白昌军, 刘国道, 等. 臂形草属牧草海南西部区域试验. 热带农业科学, 2008, 28(4): 38-40.
|
[8] | 周自玮, 钟声, 奎嘉祥, 等. 臂形草属牧草的分类及种质资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0(2): 247-251.
|
[9] | 白昌军, 刘国道. 臂形草属牧草产草量及饲用价值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01, 9(2): 110-116.
|
[10] | 吴仁润, 徐学军. 我国云南南部种植臂形草对飞机草耕作防治的研究. 草业科学, 1992, 9(5): 18-20.
|
[11] | 曾日秋, 林永生, 洪建基, 等. 4个臂形草品种在闽南地区的生育特性及其相对饲用价值研究. 草业科学, 2009, 26(8): 107-111.
|
[12] | 郇书乾, 刘国道, 白昌军, 等. 4种臂形草种子萌发期及苗期的耐盐性比较.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28(1): 15-18.
|
[13] | 肖生鸿, 刘金祥, 林保花. 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光合日动态的研究.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8(3): 100-103.
|
[14] | 刘圳, 白昌军, 虞道耿. 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的研究与利用. 热带农业科学, 2008, 28(4): 57-59.
|
[15] | 管淑艳. 不同N肥施用量、留茬高度对杂交臂形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南宁: 广西大学, 2008.
|
[16] | 郭志凯, 王蓉, 蔡吉苗, 等. 臂形草内生真菌菌株HND5的分离、抗性评价及其初步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28(2): 92-96.
|
[17] | 邹彩霞, 杨炳壮, 罗荣太, 等. 应用体外产气法评定广西区内3种臂形草和2种坚尼草的营养价值. 饲料工业, 2011, 32(19): 45-48.
|
[18] | 吴文荣, 匡崇义, 奎嘉祥, 等.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四川草原, 2003, (1): 18-22.
|
[19] | 焦树英. 荒漠草原地区多年生牧草的适应性及其评价.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
[20] | 杨胜.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3: 19-21, 56-63.
|
[21] | 马树起, 石永怀, 夏明. 确定牧草适口性的新方法. 中国草原, 1986, (4): 74-78.
|
[22] | 张鸭关, 薛世明, 匡崇义, 等. 云南北亚热带冬闲田引种优良牧草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草业学报, 2007, 16(3): 69-73.
|
[23] | 曹宏, 章会玲, 盖琼辉, 等. 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引种试验和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草业学报, 2011, 20(6): 219-229. 浏览
|
[24] | 邓聚龙. 灰色预测与决策.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6.
|
[25] | 范青慈, 李希来. 青海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草业科学, 2003, 20(3): 8-12.
|
[26] | 王金召, 贾耀军, 刘软枝, 等. 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7): 1285-1286.
|
[27] | 韩路, 贾志宽, 韩清芳, 等. 苜蓿种质资源特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1(3): 59-64.
|
[28] | 韩瑞宏, 卢欣石, 余建斌. 我国牧草引种及其适应性鉴定概况. 四川草原, 2005, 111(2): 19-21.
|
[29] | 孟林, 杨宏新, 毛培春, 等. 偃麦草属植物种间苗期抗旱性评价. 草业学报, 2011, 20(5): 34-41. 浏览
|
[30] | 刘金海, 黄必志, 罗富成. 飞机草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简介. 草业科学, 2006, 23(10): 73-77.
|
[31] | 余成群, 钟华平, 邵小明. 西藏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的刈割管理. 草业学报, 2011, 20(1): 38-45. 浏览
|
[32] | 丁成龙, 顾洪如, 许能祥, 等. 不同刈割期对多花黑麦草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20(6): 186-194. 浏览
|
[33] | 游明鸿, 刘金平, 白史且, 等. 行距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殖枝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20(6): 299-304. 浏览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