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基于CSCS的中国现存自然植被分布研究
DOI: 10.11686/cyxb20130303
Keywords: CSCS模型 ,现存自然植被 ,典型区
Abstract:
植被类型是研究自然植被的基础,CSCS模型的模拟结果反映潜在自然植被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因此,进一步研究基于CSCS模型的现存自然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对CSCS模型在天然草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草地畜牧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在基于CSCS模型确定的中国潜在自然植被图的基础上,结合1∶100万中国植被图和DEM数据,研究了现存自然植被分布范围,并划分了现存自然植被典型区,首次制作出基于CSCS的中国现存自然植被分布图和现存自然植被典型区分布图,对指导CSCS草地类型外业调查样点位置的选择及不同类型植物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References
[1] 陈君颖, 田庆久. 高分辨率遥感植被分类研究. 遥感学报, 2007, 11(2): 221-227.
[2] 梁天刚, 冯琦胜, 黄晓东, 等.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草业学报, 2011, 20(5): 252-258. 浏览
[3] 任继周, 梁天刚, 林慧龙, 等. 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碳汇潜势研究. 草业学报, 2011, 20(2): 1-22. 浏览
[4] 高怀瀛, 郭婧, 任正超, 等. 世界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图的制作. 草原与草坪, 2011, 31(3): 15-19.
[5] 李红梅, 马玉寿, 白彦芳.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植被演变的影响分析. 冰川冻土, 2010, 32(2): 414-421.
[6] 邹德富, 冯琦胜, 王莺, 等. 基于GIS的甘南地区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研究. 草业科学, 2011, 28(1): 27-32.
[7] 赵军, 刘喆, 杨梅. 基于GIS的甘南高原草原分类与制图研究.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1, 1(1): 39-41.
[8] 张美玲, 陈全功, 蒋文兰, 等. 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的CASA模型改进. 中国草地学报, 2011, 33(4): 5-11.
[9] 蒲小鹏, 武学敏, 张德罡. Windows XP系统下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草地类的计算机检索工具开发.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 (6): 93-95.
[10] 李飞, 赵军, 赵传燕, 等. 中国西北干旱区潜在植被模拟与动态变化分析. 草业学报, 2011, 20(4): 42-50.
[11] 李飞, 赵军, 赵传燕, 等.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演替. 生态学报, 2011, 31(3): 689-697.
[12] 马轩龙, 李文娟, 陈全功. 基于GIS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对甘肃省草地类型的划分初探. 草业科学, 2009, 26(5): 7-13.
[13] 徐吉宏, 柳小妮, 张德罡. 天祝县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2009, 31(5): 23-29.
[14] 徐吉宏, 柳小妮, 张德罡, 等. 基于ArcGIS的天祝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研究. 草业科学, 2011, 28(5): 866-870.
[15] 许鹏.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6] Hijmans R J, Cameron S E, Parra J L, et al. Very high resolution interpolated climate surfaces for global land are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5, 25(15): 1965-1978.
[17] Ren J Z, Hu Z Z, Zhao J, et al. A grassl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The Rangeland Journal, 2008, 30(2): 199-209.
[18] 刘华民, 吴绍洪, 郑度, 等. 潜在自然植被研究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1): 62-70.
[19] 毕思文.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统一研究的最佳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17(5): 72-77.
[20] 莫申国, 张百平, 程维明, 等. 青藏高原的主要环境效应.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2): 88-9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