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财会月刊  2010 

金融工具分类计量的改进思考

Keywords: 金融工具,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摊余成本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关于金融工具计量的大讨论和对相关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本文从现实条件下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选择出发,分析和论述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分类计量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相关改进和优化建议。  【关键词】金融工具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摊余成本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世界金融体系和主要经济体造成了严重冲击,也再次引发了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的大讨论。从2008年开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金融工具相关准则进行了多次修订。FASB和IASB的最新动向也必然会对我国相关准则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我国现行准则下的金融工具计量模式是否存在缺陷,IASB和FASB最新发布的公告和征求意见稿是否有助于改进和优化金融工具的计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呢?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准则的修订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金融工具计量属性选择金融工具计量最基本的问题是要回答:金融工具应该采用哪种计量属性,是采用单一的计量属性还是分类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这个问题其实已有定论,从金融工具计量发展史来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其历史的选择,也是目前最优的选择。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已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比历史成本更具有相关性。但笔者想强调的是:公允价值只有当其比较可靠或“公允”时,相关性才会高于历史成本。这一点已被国外学者的研究所证实,如Nelson(1996)以美国200家商业银行1992~1993年数据为样本,证实银行市值与按SFAS107要求披露的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而与贷款、存款和长期债权的公允价值不具有相关性。Khurana和Kim(2003)以美国银行1995~1998年数据为样本检验公允价值是否比历史成本具有更大的信息含量,结果发现对于规模较小和信息环境不够透明的小银行,历史成本甚至比公允价值具有更大的信息含量。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