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会月刊 2011
照搬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之错误Abstract: 是否买卖证券要根据防范证券投资风险、获取证券投资收益决定,不能把现金余缺作为唯一的依据。本文认为,转换(交易)成本主要取决于交易金额,和转换次数无关,所以交易成本不能按订货成本的公式计算,也不能照搬经济采购批量的图像。 【关键词】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转换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还有一个存货模式,它来源于存货的经济采购批量,最早是由美国学者WillianJ.Banmol于1952年提出,又称为Banmol模式。笔者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该模式可以运用于采购管理中,但把它照搬到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中是行不通的。 一、证券投资要根据证券市场行情变化规律、防范证券市场风险、获取投资收益决定,不能把它当成现金余缺的调节器 在存货模式下,企业往往一有现金结余就买入证券,当企业需要现金时又可以随时转换为现金,从而把证券市场当成银行,而把投资风险完全忘在脑后。凡炒过股票的人都知道,当企业现金有结余时不一定是最佳买入时点。如果这时股价高高在上,无论如何也不能买入,这时买入很可能被套。当企业现金不足需要补充时,也不一定是最佳卖出时点。如果此时股价跌到成本以下,卖出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要等股价涨到成本以上再卖出。总之,证券的买卖要根据对证券价格变化的预测、防范投资风险、获取投资收益决定,不能单纯根据调节现金余缺的需要决定。Banmol及Banmol模式盲目引进者却忽略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