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财会月刊  2005 

两种保本、保利分析法互补运用的思考

Keywords: 保本,保利点,保利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针对当前学术界和企业实践中“重保本、保利点分析,轻保本、保利期分析”的不良倾向,通过研究论证“保本、保利点”分析与“保本、保利期”分析功能互补,以更好地发挥两者对控制企业商品保本、保利的作用。这既能完善财务管理学中商品的“保本、保利”分析,也能在促进企业控制商品保本、保利销售方面发挥实际作用。  【关键词】保本保利点保利期通俗易懂且简便易行的“保本、保利点”分析方法已在商品流通企业广为运用,但与之相匹配的商品“保本、保利期”分析,则无论在学术界还是企业实践中都被忽视。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有“保本、保利期”分析存在缺陷以及缺少对“保本、保利期”分析内涵的深刻认识。本文拟从“保本、保利点”分析与“保本、保利期”分析的比较中揭示两者的共同点、优点及局限性,进而引出“在互补中结合运用”,以使两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在控制商品销售和实现商品销售的保本、保利方面发挥最佳效果。  一、保本、保利点分析与保本、保利期分析的共同点  1.分析目的的一致性。  保本、保利点分析是对一定时期(计划期或报告期)企业某类商品或全部商品保本、保利销售量(额)的计算分析。其目的是通过计算和分析来确认在单价、成本(与销售量相关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多大销售量(额),才能保证成本的收回和目标利润的实现。  保本、保利期分析是对一定时期(计划期或报告期)购进的某批商品保本、保利储存期的计算分析。其目的是通过计算在收入、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商品购进后在什么时候销售才能保证成本的收回和目标利润的实现。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