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败血症临床分析Keywords: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病原菌 Abstract: 目的:了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并发败血症的发病率、相关高危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277例新生儿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对并发败血症群体和其血/腹腔液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我院新生儿NEC并发败血症的发病率为28.5%(79/277)。79例患儿中,平均胎龄(36.62±3.26)周,早产儿32例(40.5%),早产儿的发生率更高(P=0.049);平均出生体质量(2551.06±737.90)g;平均发病日龄(10.30±12.18)d,早产儿平均发病日龄(12.90±16.23)d,胎龄越小,发病时间越晚;母亲围产期因素以感染性疾病史、胎膜早破及羊水异常居多;临床表现以腹胀、呕吐、少吃少哭少动和高胆红素血症为主;其他主要合并或并发症为肺炎、肠穿孔和腹膜炎;血液分析符合临床诊断标准72例(91.1%);治愈19例(24.1%),好转28例(35.4%),放弃23例(29.1%),死亡9例(11.4%)。临床分期以Ⅲ期为主(49例,62.2%)。培养结果:72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3种38株,血培养阳性率46.9%,腹腔液培养阳性率66.7%,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29.1%)和大肠埃希菌(29.1%)。结论:Ⅱ期以上NEC易并发败血症,病原菌以肠杆菌科为主。确诊NEC时,应常规做血培养,重视厌氧菌培养,并定期监测实验室指标,注意监控疾病发展,以便能切断或减少肠源性败血症发生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