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道路通行能力模型及其受车辆性能影响分析

, PP. 272-275

Keywords: 道路通行能力,数学模型,车辆性能,汽车技术,roadcapacity,mathematicalmodel,automobileperformance,automobiletechnology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基于保守型、稳健型及冒险型3种驾驶行为模式,建立了道路通行能力数学模型;以所得数学模型为依据,分析了汽车动力学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靠的机构设计、ABS、自动变速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有利于减小行车间隙,提高通行能力;交叉口的驶离流率也会随着汽车加速性能提高而有所增加;未来自动驾驶及编队行驶技术的实现更可能引起通行能力本质性的提升。

References

[1]  盖春英,裴玉龙. 公路网交通分配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4):75 - 78.
[2]  李文权,王莉,王炜. 高速公路上匝道合流区通行能力经验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4(2): 80 - 84.
[3]  钟连德,李秀文,荣建,等. 城市快速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7): 605 - 609.
[4]  邵敏华,邵显智,孙立军. 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定义方法的探讨[J]. 交通与计算机,2005,23(6):68 - 71.
[5]  张起森,张亚平.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 - 60.
[6]  刘拥华,孙静怡,熊坚.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及其服务水平分析[J]. 云南现代交通,2004,1(1): 82 - 86.
[7]  王元庆,朱海滨,李继锐,等. 双向双车道公路路段仿真研究中车辆行为设计[J].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21 (1):68- 71.
[8]  陈洪仁,杨龙海,李丽兰. 基于速度和车头时距的车辆换算系数计算方法研究[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34(2):110- 114.
[9]  王莉,李文权. 路段混合车流通行能力分析[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 28 - 32.
[10]  荣建,刘小明,任福田,等. 基于可变跟驰时间和随机因素的通行能力理论计算模型[J]. 中国公路学报,2001,14(3):81- 85.
[11]  冯崇毅,鲁植雄,何丹娅.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26 - 217.
[12]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M].Washington D. C. :TRB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0:20 -66.
[13]  王元庆,李继锐,周伟. 道路车间时距分布探讨[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20(1):47 - 50.
[14]  张金水,张廷锴. 道路勘测与设计[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78 - 106.
[15]  张树强. 汽车理论[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8- 9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