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法定婚龄适时可行吗?——基于北京市近年初婚年龄的实证研究
, PP. 89-96
Keywords: 法定婚龄,初婚年龄,早婚,逆向选择,北京
Abstract:
?基于北京市2004-2011年的婚姻登记数据的分析表明,近8年北京市男女平均初婚年龄均高出法定婚龄近6岁,且有进一步推迟的趋势,城乡的晚婚率也逐渐提高;法定婚龄对于婚姻决策的影响非常有限,从而具备了下调空间。但是对22岁初婚男性和20岁初婚女性的特征分析表明,早婚人群以农村低教育程度的青年为主。在逆向选择的作用下,降低法定婚龄的潜在惠及人群很可能并不只是少数“确有早婚需要的人”,而是大量并不适宜早婚的群体;政策的引导作用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早婚并引发生育控制、妇幼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下,降低法定婚龄并不能起到调节生育和优化人口结构的作用,宜暂缓实施。
References
[1] | 夏柱智.(2011).早婚的原因.见: 《三农中国》
|
[2] | 周良勇.(2010).建立弹性法定婚龄制的思考——兼论《婚姻法》第6条的修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0): 81-83.
|
[3] | 周文洋.(2005).关于我国现行法定婚龄的法律思考.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6): 897-900.
|
[4] | Kahn, J.R. (1988). Immigrant Selectivity and Fertility Adap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Social Forces, 67(1): 108-128.
|
[5] | 崔小璐.(2011).高知大龄未婚女性的婚恋问题浅析.西北人口,(5): 58-62.
|
[6] | 顾海兵, 杨诶.(2008).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趋势.学术研究,(8): 31-36.
|
[7] | 江园.(2009).对现行法定婚龄规定的一些思考——以农村早婚状况为切入点.法制与社会,(7): 29.
|
[8] | 刘娟, 赵国昌.(2009). 城市两性初婚年龄模式分析.人口与发展,4: 13-21.
|
[9] | 时安卿.(1987).初婚年龄试析.见: 刘英.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0] | 王仲.(2010).结婚年龄之制约性条件研究——平均初婚年龄为什么推迟了.西北人口,(1): 37-41.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