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现代性”辨正

, PP. 5-30

Keywords: 现代性,古典性,西方性,未完成的现代性,反现代性,后现代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正式形成于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与那时所说的“新”是基本相同的一个文化概念。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体现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整体社会历史特征的一个文化概念。它主要活跃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即将发生整体历史变化前夕的个别历史时期,例如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新时期,而在更多的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一些更具体的追求目标,但“现代性”对于有分析性地感受和理解其他具体的文化概念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References

[1]  参看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2]  参看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  参看刘纳:《嬗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参看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5]  参看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文集》第12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