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广藿香本草及引种历史考证的研究

Keywords: 广藿香,本草学,引种,考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通过对广藿香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及在我国的引种历史,澄清文献记载的混乱,以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方法:考查古今文献记载和应用历史追溯,结合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广藿香药用品种本来并不混乱,但在原植物名称、产地和特性描述中,与同科藿香属植物藿香Agastacherugosus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结论:通过本草考证与综合分析,证明明代以前本草记载的藿香,均为今之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广藿香在我国引种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梁代或以前。

References

[1]  .中国药典[S] 一部[M].,2005.229.
[2]  李薇 魏刚 潘超美 刘乡乡 彭刚 黄胜 徐鸿华.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及主要成分含量影响因素的考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8-31.
[3]  肖省娥 贺红 徐鸿华.广藿香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J].中药材,2001,24(6):391.
[4]  刘爱如 于宗渊.广藿香挥发油对青蒿酯钠抗伯氏疟原虫的增效作 …[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18(2):76-78.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M](第4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28.
[6]  李昉.太平御览(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4348.
[7]  苏颂 尚志钧 辑校.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6.
[8]  李时珍 校点本.本草纲目[M](第2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900.
[9]  嵇含.南方草木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8..
[10]  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61.
[11]  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309.
[12]  陈贵廷.本草纲目通释(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623.
[13]  陈嘉谟.本草蒙筌(点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97.
[14]  汪庵.本草易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67.
[15]  陶弘景 尚志钧 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4.
[16]  孙思邈.千金要方(点校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75.
[17]  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907.
[18]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94.
[19]  李薇 刘乡乡 等.不同产地广藿香特征的观测和比较[J].中药材,:.
[20]  广东中药志编委会.广东中药志[M](第1卷)[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13.
[21]  杜一民 陈汝筑.广霍香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2]  蒙绍金 曾志 谭丽贤 等.毛细管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在广藿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0.
[23]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第3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01.
[2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4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192.
[25]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点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56.
[26]  兰茂.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27]  吴其渚.植物名实图考[M].上海:商务印刷馆,1957.5-42.
[28]  李东生.广州附近广藿香的栽培法[J].中药通报,1957,3(5):204.
[29]  陈润初.海南岛广藿香的栽培方法[J].中药通报,1957,3(5):210.
[30]  李薇 宋力飞 等.不同产地广藿香花的观察比较[J].中药材,:.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