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真菌的中药干预研究近5年进展
Keywords: 中药,白念珠菌,皮肤癣菌,曲霉菌,马拉色菌,串珠镰孢菌,申克孢子丝菌,新生隐球菌
Abstract:
近年来真菌感染率逐年上升,传统抗真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而中药在防治真菌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近5年来中药对白念珠菌、皮肤癣菌、曲霉菌、马拉色菌、串珠镰孢菌、申克孢子丝菌、新生隐球菌及真菌生物膜的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References
[1] | 汪长中,程惠娟,官妍,等. 黄连解毒汤体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2007,5(2):82.
|
[2] | 汪长中,程惠娟,徐颖,等. 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影响的比较[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2):63.
|
[3] | 汪长中,程惠娟,官妍,等. 牡丹皮水煎剂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J]. 微生物学杂志,2009,29(2):67.
|
[4] | He M, Du M Q, Fan M W, et al. In vitro activity of eugenol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s[J]. Mycopathologia, 2007, 163(3):137.
|
[5] | Cao Y Y, Dai B D, Wang Y, et al. In vitro activity of baicalein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s[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8,32(1):73.
|
[6] | 汪长中,程惠娟,官妍,等.穿心莲内酯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3(3):134.
|
[7] | 汪长中,程惠娟,徐颖,等.黄芩苷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42(8):78.
|
[8] | 汪长中,程惠娟,官妍,等.大黄酚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20(6):570.
|
[9] | 汪长中,程惠娟,官妍,等.苦参碱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491.
|
[10] | 汪长中,程惠娟,官妍,等. 没食子酸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9):1137.
|
[11] | 张卫东. 中药现代化研究新思路——天然药物化学与生物学研究相结合[J].中国天然药物,2008,6(1):2.
|
[12] | 谢小梅,许杨. 抗真菌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00.
|
[13] | 魏玉平,骆志成.莪术挥发油体外抗念珠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21(7):524.
|
[14] | 董小青,刘丽英, 陈虹,等.土槿乙酸抗白色念珠菌的敏感性及作用机制的电镜研究[J].天津药学,2008(2):1.
|
[15] | 郑童娇,张虹. 4种中药体外抗口腔念珠菌的敏感性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 (9 ):532.
|
[16] | 刘志春,马廉兰,吴小云,等.KZY22复方制剂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4):471.
|
[17] | 王玲, 吕雪莲, 孙令 ,等. 黄连等6味中药提取物对皮肤癣菌的抗真菌活性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8):498.
|
[18] | 周汛,李桂明.23种中药对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33(11):1390.
|
[19] | 巨艳红,甄清,李勇,等.知母提取物抗真菌作用实验研究[J].特产研究,2009,31(3):23.
|
[20] | 谢小梅,龙凯,方建茹,等. 肉桂醛、柠檬醛抑制黄曲霉生长机制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3):301.
|
[21] | 龙凯,谢小梅,方建茹,等. 肉桂醛、柠檬醛对烟曲霉色素及关键基因alb1 mRNA表达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541.
|
[22] | 张宇,万哲,张玉环,等. 四种中药抗马拉色菌的体外药敏实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1):24.
|
[23] | 郑晓晖,许爱娥,魏晓东,等.39 种中草药对马拉色菌抑菌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 4 (3) :50.
|
[24] | 朱敏,王侠生,李莉,等. 3种中草药单体治疗豚鼠皮肤马拉色菌感染的实验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3):160.
|
[25] | 赵雅梅,姜建,涂惠英,等.加味枇杷清肺饮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1):11.
|
[26] | 周兰,陈国勤. 中医药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疗效观察[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 (9 ):739.
|
[27] | 宋书群,王德利. 苦楝皮乙醚部分提取物抗串珠镰孢菌作用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7,22(2):38.
|
[28] | 刘翠青,陈联群,王刚生,等.12种中药乙醚提取物对角膜真菌的作用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3):197.
|
[29] | 单秀娟,万力,董晓娜. 山苍子油抗真菌的研究进展[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 2(4):253.
|
[30] | 焦健,李春阳,徐永豪,等. 伊曲康唑联合疗法治疗4 例深部真菌病临床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10):780.
|
[31] | 于军,苏学今,王丽.射干、金银花等八种中药抗真菌实验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4):299.
|
[32] | 李建志,刘旭红,杨丽珍,等.11种中草药抗菌作用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9,26(3):82.
|
[33] | 张文平,刘志春,刘建新,等. 微量法测定肉桂醛、柠檬醛体外抗深部真菌活性[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24(4): 364.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