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细辛类药材原植物资源和市场品种调查
Keywords: 细辛 ,资源 ,栽培 ,品种
Abstract:
目的:摸清近几年我国细辛的资源分布和市售品种情况,为细辛类药材的资源保护和品种整理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委托调查和访问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和过度采挖,《中国药典》规定的正品细辛和非正品细辛野生资源量均在减少,尤其是一些分布狭窄的非正品细辛如南川细辛和鼎湖细辛等有灭绝的危险。全国除个别地区外,北细辛均为市场主流品种。华细辛和非正品细辛如单叶细辛、短尾细辛、小叶马蹄香和金耳环等多在当地入药。结论:应大力发展华细辛栽培技术,并保护非正品细辛的种质资源。
References
[1] 中国药典.一部[S].2010:214.
[2] 杨祯禄.川产细辛原植物调查[J].中药材,1984(5):16.
[3] 项育民.细辛及其混淆品种的鉴别[J].中草药,1985,16(5):35.
[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61.
[5] 姚振生.江西细辛属药用植物的分布调查[J].江西中医药,1988(6):51.
[6] 秦松云,钟明芳,吴红.四川药用细辛及其混淆品种[J].中药材,1989(2):24.
[7] 王德群,黄世华.安徽细辛属药用植物[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4):6.
[8]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398.
[9] 杨兆起,封秀娥.中药鉴别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52.
[10]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3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19.
[11] 杨春澍,孙建宁,黄建梅,等.细辛属和八角属中药研究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12] 谢宗万.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8.
[13] 蔡少青,王璇,朱姝,等.中药细辛商品药材的基源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2):712.
[14] 蔡少青,陈世忠,朱姝,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
[15] 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309.
[16] 沈保安.细辛的本草考证[J].中药通报,1988,13(7):3.
[17] 蔡少青,王璇,朱姝,等.中药细辛的本草考证[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3):233.
[18] 杨祯禄.秦巴南部山区细辛属新植物[J].西北植物学报,1985(1):50.
[19] 杨祯禄.四川细辛属植物一新种[J].云南植物研究,1986,8(3):277.
[20] 黄淑美,黄肖德平.香港细辛属一新种[J].植物分类学报,1990,28(5):406.
[21] Sugawara T, Ogisu M, Cheng C Y. Asarum yunnanense, a new species of Asarum (Aristolochiace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J]. Acta Phytotax Geobot,1990, 41:7.
[22] 王德群,黄世华.安徽细辛属一新种[J].植物研究, 1991,11(2):23.
[23] Wang Y,Wang Q F,Robert G W, et al. A new species of Asarum (Aristolochiaceae) from China[J]. Novon, 2004,14:23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