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疏血通注射液安全性证据体的构建
Keywords: 证据体 ,安全性 ,疏血通注射液
Abstract:
证据体是由多种研究方法、多种来源的证据构成。疏血通注射液作为中药注射剂的一种,与其他中药注射剂相同,其安全性倍受医务人员关注,而目前关于疏血通安全性的证据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为构建疏血通注射液安全性证据体,继而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数据支持。该文通过检索疏血通安全性相关的期刊文献的方式,收集疏血通注射液安全性相关证据并予以分类。结果长期、大样本、前瞻性的医院集中监测研究证据强度较大,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国家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分析的证据强度次之,系统评价报告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个案分析的证据强度较弱。因此,基于现有证据,证明疏血通注射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不良反应多为过敏反应,且好发于老年人,而未将证据分级是本研究的局限。
References
[1] 刘建平.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2):1061.
[2] Liao Xing, Nicola Robinson.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body of evidence on post-marketing Chinese medicine safety[J]. Chin J Integr Med, 2013,19(7):494.
[3] 李百强,鲁仲平,方洪壮,等.疏血通注射液大样本临床使用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0):592.
[4] 孔飞飞,谭兴起,郭良君,等.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1):1046.
[5] 刘静,刘芳,李培红.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7):646.
[6] 陈令允.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3,30(1):107.
[7] 杨薇,谢雁鸣,庄严.基于HIS"真实世界"数据仓库探索上市后中成药安全性评价方法[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779.
[8] 郭新峰,温泽淮,谢雁鸣,等.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安全性的系统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82.
[9] 张小谦,高峰丽.61例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6):66.
[10] 宋乙平,方-清,柴华.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J].中国药师,2009,12(9):1305.
[11] 贾魁荣.疏血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9):809.
[12] 杨伟,易丹辉,谢雁鸣,等.基于GBM倾向评分法对疏血通注 射液导致谷丙转氨酶异常变化的影响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141.
[13] 王志飞,霍剑,姜俊杰,等.疏血通注射液不同剂量对肝功能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068.
[14] 支英杰,杨伟,张辉,等.基于HIS数据库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对血尿素氮异常变化率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
[15] 姜俊杰,向永洋,谢雁鸣,等.基于SRS数据的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信号预警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2994.
[16] 丁玉峰,胡敦梅,徐传新,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2):1846.
[17] 马丽虹,李可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系统评价[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4):228.
[18] 李可建,苗丽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7.
[19] 刘为民,刘保延,谢雁鸣,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4):261.
[20] 张越伦,廖星,吕志国,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77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