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效核四联法开展新药创制与中医临床药学的结合度分析
Keywords: 效核四联法 ,新药创制 ,中医临床药学 ,结合度
Abstract:
效核四联法是以药效为核心,由“代效、毒效、质效、构效”组成的新药创制模式和方法,其内涵与中医临床药学要求一致。该研究将中药新药创制实践过程的研究方法系统化总结归纳,但为防止中药新药研究的西药化,而进行了中医临床药学结合度的分析。该研究将效核四联法的基本要素分别与中医临床药学进行关联分析,以保证该方法从各个角度与中医临床的紧密结合。因此,该方法坚持多成分研究的整体观,坚持产生疗效时的代谢过程运动观,坚持成分质量控制与构效阐述的分子物质观,为中医临床药学为根基的中药现代新药创制提供新方法。
References
[1] 刘洋,张硕峰,杨文宁,等.水飞蓟宾在正常大鼠和肝损伤模型大鼠体内代谢的比较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8): 700.
[2] She Gaimei, Ba Yinying, Liu Yang, et al. Absorbable phenylpropenoyl sucroses from Polygala tenuifolia[J].Molecules, 2011, 16:5507.
[3] 翟华强,王燕平,王永炎.中医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 459.
[4] 熊玮,魏强,刘雪梅.动物实验研究的系统评价简介[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2): 161.
[5] 翟华强,张硕峰,高明超,等.麻黄和五味子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5): 553.
[6] 翟华强,张硕峰,刘洋,等.麻黄、五味子影响肺纤维化大鼠血管新生的差异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5): 313.
[7] 翟华强, 杨毅, 姜楠. 益气活血法对肺纤维化大鼠胶原动态变化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30(7):129.
[8] 翟华强,杨毅,姜楠.清肺化痰、益气活血两法联合对肺纤维化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0): 691.
[9] 曹森,刘家强,顾佳,等.关于中医学的整体思想[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 80.
[10] 原思通.对中药中毒病例攀升问题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 579.
[11] 李澎涛.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及中药毒理学研究的思考[J]. 中国毒理学通讯, 2005, 9(3):7.
[12] 夏东胜.中药毒性历史溯源与现代认识的比较与思考[J].中草药,2011,42(2):209.
[13] 杨晔,豆金彦.中药质量问题探讨[J].甘肃医药,2013,32(7): 548.
[14] 吕东,黄文龙. FDA有关"质量源于设计"的初步实施情况介绍[J].中国药事,2008,22(12): 1131.
[15] 刘进,邓家刚,覃洁萍.中药成分分子子结构检索的设计与实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2): 87.
[16] 李锦周,黄初升,刘红星,等.简单香豆素天然产物药理作用与化学结构关系研究进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1): 93.
[17] 桑国卫. 我国医药重大创新的设想与实施 . 石家庄: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 2008.
[18] 桑国卫.我国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研究近况[J].中国药事,2007,21(1): 3.
[19] 张伯礼,王永炎.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J].中国天然药物,2005,3(5): 258.
[20] 王永炎. 继承, 验证, 质疑, 创新——关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思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0(8): 4.
[21] 张伯礼.中药现代化的战略机遇及关键问题[J].天津中医,2000,17(4): 1.
[22] 张伯礼. 重视现代中药的基础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 14(2): 77.
[2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中医药规财发
[24] 49号) . . http://www.satcm.gov.cn/web2010/zhengwugongkai/jihuaguihua/zhuanxiangguihua/2012-06-06/15737.html.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2011年课题申报指南 . . http://www.moh.gov.cn/cmsresources/mohjcg/cmsrsdocument/doc8423.pdf.
[26] 母景红.浅析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区别和联系[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 606.
[27] 赵慧辉,隗丽,张凯伦,等.五味降压方在药效反应时肠吸收多成分暴露特征探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9): 804.
[28] 赵保胜,杨文宁,隗丽,等.五味降压方药效评价及血中暴露成分初探[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8): 258.
[29] Rockville, U 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Guidance for industry 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s study design, data analysis, and regulatory applications . . http://www.fda.gov/downloads/Drug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s/UCM072109.pdf6.
[30] 刘洋,吕贝然,赵保胜,等.川芎散剂体外溶出特征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2): 8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