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金线莲茎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5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

Keywords: 金线莲,茎腐病菌,生物学特性,杀菌剂,毒力测定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分别测定不同培养温度、pH和光照条件对金线莲茎腐病菌菌丝生长状况和产孢量的影响;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金线莲茎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为金线莲茎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病菌菌丝生长、产孢的最适温度都为28℃,最适生长的pH为6~7,且光暗交替可促进菌落的生长和产孢。在5种杀菌剂中,戊唑醇乳油的EC50为10.02mg·L-1,为多菌灵的92.50倍;其次是腈菌唑和福星乳油,EC50分别为91.23,96.68mg·L-1。戊唑醇乳油对金线莲茎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防治效果较好。

References

[1]  浙南本草新编编写组. 浙南本草新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2]  林平,华碧春,黄智锋. 金线莲的质量标准探讨[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5):40.
[3]  何春年,王春兰,郭顺星,等.兰科开唇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2):81.
[4]  孔祥海. "药王"金线莲的自然资源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1,32(2):155.
[5]  谢式坢钰,庄维仁,黄士峰. 金线连茎腐病及其病原菌[J]. 植病会刊,1994(3):140.
[6]  蔡金池. 台湾金线莲茎腐病之生物防治[D]. 台北:国立中兴大学,2008.
[7]  潘国祥. 金线莲茎腐病的生态及其防治[D]. 台北:国立中兴大学,1992.
[8]  张淑芬. 金线莲基腐病与茎腐病之综合防治[D]. 台北:国立中兴大学,1999.
[9]  蔡金池,曾德赐,谢式坢钰. 金线莲根圈分离木腐菌菌株之生物特性[J]. 植物病理学公告,2008(17):127.
[10]  罗晓青,吴明开,查兰松,等.珍稀药用植物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3):71.
[11]  么厉,程惠珍,杨智,等.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指南[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2]  张争,杨成民,李勇,等. 桔梗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0):1500.
[13]  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4]  张国珍,张树峰.西洋参种子分离真菌的致病性测定及杀菌剂对种传病原真菌的生物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2):138.
[15]  杨焕青,王开运,范昆,等.草莓枯萎病的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J].植物保护学报,2008,35(2):169.
[16]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7]  赖传雅,赖传碧,曾凡凯,等. 茶扦插苗根腐性苗枯病菌腐皮镰孢生物学特性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2,32(1):79.
[18]  凌金峰,彭埃天,宋晓兵,等. 17种杀菌剂对贡柑炭疽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1):72.
[19]  范昆,张雪丹,余贤美,等.无花果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8种杀菌剂其抑制作用[J].植物病理学报,2013,43(1):75.
[20]  Booth. The genus Fusarium [M]. Kew Surry England:CMI,1971:1.
[21]  孙乐乐,杨永红,刘军凯,等. 白及根腐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药材,2013,36(3):341.
[22]  孙新荣,呼丽萍,刘艳梅,等. 半夏块茎腐烂病病原鉴定和药效比较[J]. 中药材,2010,35(7):83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