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策略的探讨
Keywords: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策略
Abstract: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是妇女常见病症之一。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围绝经期综合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现代医学在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方面发展迅速,但在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临床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但由于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不良反应,并且具有多种禁忌症,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中医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方法多样、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等,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欢迎。研究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ferences
[1] | 李宏军.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13(3):157.
|
[2] | 申素琪, 徐晓燕, 蔡瑞芬,等.江苏省3551 例中老年男性健康调查[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5,11(6):438.
|
[3] | 夏磊,张贤生,叶元平,等. 合肥地区中老年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样症状初步调查[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18(2):150.
|
[4] | 张淞文,王军华,周红,等. 北京地区女性绝经年龄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02,24(3):177.
|
[5] | 聂广宁,王小云,杨洪艳,等.中国城市女性绝经年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91.
|
[6] | 石燕,曾勇,邓春霞.农村妇女绝经年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0):763.
|
[7] | 邵红芳,孙东梅,刘杰,等. 上海绝经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9):703.
|
[8] | 徐苓, 赵珩, 葛秦生.围绝经期的流行病学调查[J].生殖医学杂志,1993(2):23.
|
[9] | Meschia M, Pansini F, Modena A B, et al. Determinants of age at menopause in Italy:results from a large cross-sectionalstudy[J].Maturitas,2000,34:119.
|
[10] | 陆洪波,杨晓钊. 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广西医学,2001,23(5):1131.
|
[11] | 董胜莲,刘瑞华,陈长香. 22 省(市)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04.
|
[12] | 李洁明,田丰莲,詹新林.影响妇女更年期心理症状相关因素调查及心理健康指导[J].广东医学, 2006, 27(5):741.
|
[13] | 马丽爽,陈长香,李淑杏.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及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54.
|
[14] | 汤晖,刘香梅,叶深溪,等. 2057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1990,5(2):30.
|
[15] | 林守清,林萍,姜玉新,等.绝经后卵巢和子宫萎缩及血雌二醇降低的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9):524.
|
[16] | 冯利,葛嘉峰,孟晓润.坤宁安丸对去势大鼠血清生殖内分泌的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0,17(4):63.
|
[17] | 李大金,李超荆,俞谨,等.中药复方对更年期综合症妇女生殖内分泌一免疫功能的调节[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15(5):257.
|
[18] | 贺漪.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2):79.
|
[19] | 夏桂成.更年期综合征几个问题之我见[J].广西中医药,1990,13(4):26.
|
[20] | 谈勇,许小凤,卢苏.绝经前后诸症心肾病机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6):340.
|
[21] | 钱丽旗.姜坤从肝论治更年期综合征经验[J].江苏中医,1997,18(8):5.
|
[22] | 余庆.脾胃阴火与更年期综合征[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9(3):34.
|
[23] | 张昱,李勇生.肾虚血瘀是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病理基础[J].陕西中医,1999,20(5):239.
|
[24] | 罗元恺,郑国平.以补肾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1990,5(2):23.
|
[25] | 马珊.辨证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5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1998,17(5):32.
|
[26] | 赫伟彦,姜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治疗[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19(4)36.
|
[27] | 马堃,李连达.中医药在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方面的优势[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6):414.
|
[28] |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4.
|
[29] | 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118.
|
[30] | 马堃,李连达.中医药防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C].北京:第三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传统医药与人类健康,2004:148.
|
[31] | 马堃,李连达.中医药防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要效学试验的基本要求[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3):214.
|
[32] | 马堃,李连达.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25(6):570.
|
[33] | 闫燕.自拟滋水平肝宁心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9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3,28(1):31.
|
[34] | 孟安琪,臧玲.自拟更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0):1975.
|
[35] | 夏桂成.更年l号新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0例[J].中国医药学报,1995,10(4):8.
|
[36] | 曹晓菊,蒋宏伟,吉海旺,等.更年舒心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8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3,44(4):275.
|
[37] | 张永生.右归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9):1632.
|
[38] | 刘莉莉,高晔,边运彬.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0例[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1,16(4):27.
|
[39] | 伍三妹,周秀清.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2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10):797.
|
[40] | 关素珍,蒋赟.坤泰胶囊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血脂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0):218.
|
[41] | 郭力文.坤宝丸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4):234.
|
[42] | 张大旭,王秀玲,张娅婕,等.六交会穴针法治疗失眠76例疗效分析[J].吉林中医药, 2004, 24(5): 43.
|
[43] | 汪胤.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2例[J].江西中医药,2004,35(1): 58.
|
[44] | 刘方土.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36例[J].江西中医药,2002,21(2):20.
|
[45] | 李芳莉.灸脐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10):689.
|
[46] | 唐碧漪. 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2):21.
|
[47] | 夏建红,田丰莲,赵庆国,等.围绝经期妇女就诊及激素替代治疗态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8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