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利用UPLC-TQ-MS比较蟾酥鲜品和蟾酥商品化学成分

Keywords: 蟾酥,LC-MS,蟾毒配基,蟾蜍毒素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或黑框蟾蜍B.melanostictus等近缘种的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汁加工而成,近年来多用于治疗各种癌症,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肿止痛作用。研究表明其主要抗肿瘤成分为蟾蜍二烯内酯类。蟾蜍二烯内酯有游离型和结合型2种结构。该文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TQ-MS)对中华大蟾蜍的蟾酥鲜品中蟾蜍二烯酸内酯类成分进行研究。采用UPLC-TQ-MS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色谱条件: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柱温35.0℃,流速0.4mL·min-1,流动相0.1%甲酸超纯水溶液-乙腈溶液。最终结合相关文献推导出蟾酥鲜品的37种蟾蜍二烯内酯成分,其中26种为游离型结构,11种为结合型结构。与蟾酥商品比较,二者之间有18种化合物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蟾酥的部分化学成分经加工处理后有很大的变化,7种结合型蟾蜍二烯内酯大量减少,11种游离型蟾蜍二烯酸内酯含量也随之明显改变,可能是在加工处理过程中蟾蜍二烯酸内酯部分结合型转化成了游离型。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