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臭氧灭菌技术在中药及其制剂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Keywords: 臭氧灭菌,中药,应用现状,优势,存在问题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微生物的污染以及生长繁殖是影响中药及其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中药及其制剂在生产过程中,因环境空气、设备用具及操作人员等原因,极易出现染菌现象,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中药生产企业药品GMP认证检查明确规定:"中药材、中间产品、成品的灭菌方法以是否不改变质量为原则"、"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以是否做微生物检查为原则"。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灭菌技术和方法,对产品质量、企业能耗及其效益尤为重要。臭氧是一种安全、环保、高效、无残留的新兴灭菌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及生产生活等各领域。该文通过对臭氧灭菌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探讨臭氧灭菌原理、优势、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总结臭氧灭菌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指导中药及其制剂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环节的灭菌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为臭氧灭菌技术应用于中药及其制剂的适宜性提供理论参考。

References

[1]  中国药典.一部[S]. 2010: 附录XVI.
[2]  孔祥山, 邵晓慧, 林海岩. 中药制剂灭菌技术的应用初探[J]. 山东医药工业, 2012, 21(1): 39.
[3]  王巧黎, 刘培海. 臭氧技术应用于医疗和食品卫生除害处理可行性的研究[J]. 山东畜牧兽医, 2015, 36(3): 37.
[4]  陈卫巧, 杜国平. 医用臭氧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147.
[5]  高野光男, 横山理雄. 新杀菌工学实用ハンドブック[J].サイエンスフィーラム, 2009,6(9):95
[6]  Roy D, Wong P K, Enqelbrecht R S, et al. Mechanism of enteroviral in activation by ozone[J]. APPI Environ Microbiol, 2009, 41(3): 718.
[7]  Kim C K, Gentile D M, Sproul O J, et al. Mechanism of ozone in activation of bacteriophage f2[J]. APPI Environ Microbiol, 2005, 39(1): 210.
[8]  李西峰, 于晓云, 李群. 臭氧技术应用于卫生除害处理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9, 32(3): 202.
[9]  上海康特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臭氧灭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安全导刊, 2008, 6(18): 81.
[10]  郝玉梅, 肖瑞森. 两种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3,30(3): 224.
[11]  杨鑫, 冯海. 不同浓度臭氧水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道系统中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J]. 天津医药, 2012,40 (6): 575.
[12]  舒祝明. 丁桂活血散的臭氧灭菌方法考察[J]. 海峡药学, 2011, 23(12): 18.
[13]  宋丽丽, 范丙义, 谷传动, 等. 中药粉气悬浮臭氧逆流接触灭菌方法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05, 40(9): 684.
[14]  卢鹏伟, 宋丽丽, 范丙义. 臭氧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J]. 机电信息, 2013(35): 35.
[15]  吴福鸿. 臭氧灭菌技术在现代制药工业中的应用[J]. 石油化工应用, 2006(1): 43.
[16]  淳于兴华, 温立坤, 李珂,等. 臭氧灭菌技术在药厂10万级洁净区的应用研究[J]. 中国药事, 2009, 23(9): 935.
[17]  李洋, 马文平, 倪志婧. 宁夏枸杞体外抗氧化机理研究[J]. 食品科学, 2014, 35(1): 79.
[18]  李会, 于跃芹. 臭氧的基础研究及应用进展[J]. 广州化工, 2009, 37(7): 12.
[19]  孙其峰. 软膏制剂车间实施GMP改造的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05.
[20]  代淑艳, 张可畏, 王慧明, 等. 臭氧气体与臭氢水灭菌效果分析[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4, 17(5): 320.
[21]  温艳华. 臭氧在医药工业获得无菌生产环境中的应用研究[J]. 医药工程设计, 2006, 27(4): 14.
[22]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 消毒技术规范·第一分册[S].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
[23]  连轶军, 李新武, 赵斌秀, 等. 空调系统中不同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效果观察[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6, 23(4): 299.
[24]  牛锐敏, 饶景萍. 臭氧在果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5(5): 173.
[25]  余江涛, 谢晶. 臭氧水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鲜切生菜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15, 31(1): 111.
[26]  荣建华, 郭姗姗, 赵思明, 等. 包装方式对冰温保鲜脆肉鲩鱼片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2, 37(4): 115.
[27]  赵永富, 汪昌保, 王超. 辐射灭菌技术在制药业上的最新应用进展[J].核农学报,2006, 20(2): 143.
[28]  邱松, 孔泉, 王小妮,等. 培元通脑胶囊中肉桂药粉灭菌方法研究[J]. 中国药业, 2009, 18(12): 39.
[29]  张启明, 何颖, 卢鹏伟, 等.不同灭菌方法灭菌效果及对目标成分影响考察[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1): 29.
[30]  胡廷熹. 臭氧灭菌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J]. 医药工程设计, 2001, 22(2): 16.
[31]  宿秀艳. 臭氧对微生物杀菌作用的初步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04, 24(2): 54.
[32]  王尚. 氯和臭氧灭活水中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效果评价及灭活机制初步探讨[D].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9.
[33]  孙伟, 陈建萍, 应爱芳. 臭氧与紫外线对急诊抢救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3, 30(6): 583.
[34]  李名流. 制药用水系统的消毒与灭菌方法[J]. 机电信息, 2013(14): 11.
[35]  吕洪浩. 不同方法对洁净室空气灭菌效果的比较[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 20(8): 653.
[36]  马继红, 王晶.浅谈传统灭菌方法与臭氧灭菌的比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32(19): 2015.
[37]  马方励. 常用灭菌技术及其对中药制剂质量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12): 2640.
[38]  吴光. 紫外线照射消毒技术的应用[J]. 水禽世界, 2015(1): 52.
[39]  陈天朝, 徐丽军, 宋薇. 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医学报, 2013, 28(7): 1015.
[40]  封秀娥. 用60Co辐照灭菌石膏、珍珠天竺黄德质量考察[J]. 药物分析杂志, 2009, 17(2): 33.
[41]  乐飞. 臭氧灭菌与GMP验证[J]. 医药工程设计, 2001, 22(1): 26.
[42]  宋丽丽, 谷传动. 药粉臭氧灭菌原理及应用[J]. 机电信息, 2004(12): 40.
[43]  Grisword S S, Chambers L A, Motley H L, et al. Report of a case of exposure to high ozone concentrations for two hours[J]. Arch In dust Health, 2007, 15(2): 108.
[44]  张志国. 应用在食品工业中的臭氧消毒灭菌技术[J]. 食品科技, 2000(3): 57.
[45]  宋天一, 何玉宏, 薛炼, 等. 臭氧水消毒机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的消毒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9): 2320.
[46]  成少彦. 臭氧治疗系统的研究[D]. 秦皇岛: 燕山大学, 2010.
[47]  李子尧, 崔树玉, 赵克义, 等. 臭氧对不同细菌气溶胶消毒效果比较[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1, 28(1): 1.
[48]  Ashmore M, Toet S, Emberson L. Ozone-a significant threat to future world food production[J].New Phytologist, 2006, 170(2): 20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