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罂粟霜霉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罂粟,霜霉病,病原,生物学特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为罂粟霜霉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罂粟生长季节系统观察和描述症状发展变化过程。用悬滴法测定温度、营养和pH值对孢子囊萌发的影响,用硫酸法控制小容器相对湿度和载玻片法测定湿度对孢子囊萌发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罂粟霜霉病有系统型和非系统型(即叶斑型)两种症状类型。病原菌Peronosporaarborescens孢子囊椭圆形至球形,无色至淡灰色,壁薄。卵孢子淡黄色,壁较光滑。不同种植区的孢子囊大小有差异。孢子囊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2~21℃,最适温度16℃。孢子囊在相对湿度100%时萌发率为5.5%,低于95%不能萌发,而在水滴中的萌发率高达41%。1∶5的罂粟叶片榨出液对孢子囊的萌发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液和土壤浸渍液无明显刺激作用。孢子囊萌发的适宜pH为6.47~8.04,最适pH7.3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