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安全性关注及再评价意义
Keywords: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
Abstract:
中药新药研究包括新药创制与二次开发2个重要方向,名优中药的二次开发既要重视中医药理论指导,又要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目前名优中药的二次开发重在工艺改造、质量标准控制、有效物质基础探寻和临床定位研究等方面,缺乏安全性的系统管理和评价,尚未针对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安全性建立相关评价体系。该文从中药大品种安全性问题的产生原因、产生中药安全性隐患的主要大品种及毒性靶器官、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安全性评价的薄弱环节、二次开发安全性评价的思路和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提出安全性研究既要重视符合GLP要求的规范性评价,更应充分考虑中药大品种综合作用的自身特点,而将安全性研究贯穿于新药研发中的整个过程。以期引起人们对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安全性研究的高度关注。
References
[1] | 商洪才,刘洋,张俊华,等. 名优中药品种二次开发临床定位的关键问题[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0):939.
|
[2] | 程发峰,王庆国. 浅谈名优中药二次开发的思路和途径--兼析精制清开灵注射液的研发思路[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5):300.
|
[3] | 陈广耀,李先元. 中药的二次开发与相关政策探讨[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 17(24): 2083.
|
[4] | 高颖,高文远,刘岱琳.血府逐瘀胶囊二次开发中原料药材质量控制的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0,33(3): 206.
|
[5] | 赵军宁,杨明,陈易新,等. 中药毒性理论在我国的形成与创新发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7):922.
|
[6] | 冯克玉. 中药不良反应[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4):55.
|
[7] | 李凤玲,何巍. 1997~2006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计量学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5):152.
|
[8] | 李娆娆,张志杰,王祝举,等. 近60年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5):213.
|
[9] | 赵文,陆军,蔺涛. 我国2000~2008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综合分析[J]. 中国药房,2009,20(6):461.
|
[10] | 黄伟,赵燕,孙蓉.基于柴胡皂苷类成分的保肝作用与肝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38.
|
[11] | 刘平,袁继丽,倪力强. 重视中药肝损伤的问题[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388.
|
[12] | 吕佳康. 中药新药临床实验的安全性探讨[J]. 药品技术审评论坛,2011,33(3):1.
|
[13] | 程经华,蔡皓东. 壮骨关节丸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 2000,1(1):15.
|
[14] | 周昆,代志,柳占彪,等. 壮骨关节丸中肝毒性药材的筛选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2009,6(11):641.
|
[15] | 刘建伟,舒惠荃,王静,等. 中药肾毒性概述[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3):194.
|
[16] | 张春凤,艾长山. 常见肾毒性中草药简介[J]. 中国民间疗法,2006,14(5):35.
|
[17] | 秦秋. 含马兜铃酸中药毒性作用机制阐明[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1):72.
|
[18] | 张娜,谢鸣. 龙胆泻肝汤对大鼠肾毒性的观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836.
|
[19] | 袁强,王莉,成岚,等.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4年版)33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32.
|
[20] | 王志国,王丹巧,魏峰.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82.
|
[21] | 冯克玉. 中药不良反应[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4):55.
|
[22] | 陈一坚,孔繁智. 中药心脏毒性的研究概况[J]. 浙江中医杂志,2008,43(8):490.
|
[23] | 李涛,彭成,邓家刚. 对中药毒性特点的认识[J]. 山西中医,2009,25(2):49.
|
[24] | 倪莉,张冰. 基于机体状态的中药毒性理论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5):549.
|
[25] | 王永炎,王忠.中成药二次开发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0):721.
|
[26] | 胡天佑, 张扬. 中药二次开发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J]. 科技资讯, 2008(11): 244.
|
[27] | 李瑶.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大有可为. 医药经济报, 2011-06-10(002).
|
[28] | 赵红玉,周春祥. 基于药、毒效成分辨证关系探讨有毒中药研究思路[J]. 中草药,2008,39(11):1601.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