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五味子木脂素与生态因子相关性研究

Keywords: 五味子,木脂素,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最适栽培区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建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4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分析不同样地间气候因子和海拔高度对五味子木脂素类含量的影响,确定吉林省五味子最适栽培地区的气候特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流速1mL·min-1,该测定方法重复性、稳定性和精密度均良好。并用SPSS软件分析气候因子和木脂素相关性,结果发现采集于吉林省集安市、柳河县、安图县和抚松县的五味子成熟果实中五味子醇甲质量分数均高于0.4%,达到质量要求,但是,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与样地海拔高度间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即随海拔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五味子醇甲的负线性拟合系数达到0.8441,具有显著性,而五味子丙素与样地海拔高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与五味子木脂素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以及4种木脂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的气候因子主要是温度因子(年均气温、7月最高温、7月平均温、1月最低温、1月平均温)和降水因子(年均降水量),说明较高的温度和降水量有助于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形成和累积。建议五味子栽培区域应尽可能选择在温暖多雨的低海拔地区。

References

[1]  刘仁俊.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169.
[2]  刘国宇, 陈旭.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J].黑龙江医药, 2010, 23(12):228.
[3]  潘新, 刘霞, 蔡敏芝.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成药, 2008, 30(6):附2.
[4]  王彦涵,高建平,陈道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木脂素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55.
[5]  程振玉, 杨英杰.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工艺研究新进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 30(1):18.
[6]  阴冠秀, 杜冰, 鲁旺旺,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北五味子中4种木脂素含量[J]. 食品科学, 2011, 21(10):218.
[7]  栗爽,王冰.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种子中3种木脂素类含量[J].江西中医药,2009,40(1):58.
[8]  胡俊扬,陆兔林,毛春芹,等.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类成分[J].中成药,2012,34(2):313.
[9]  黄文倩,李丽,肖永庆,等.HPLC同时测定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63.
[10]  谢彩香,索风梅,贾光林,等.人参皂苷与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J].生态学报,2011,31(24):7551.
[11]  贾光林,黄林芳,索凤梅,等.人参皂苷的生态因子相关性及生态区划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12,36(4):302.
[12]  黄林芳, 索风梅, 宋经元, 等. 中国产西洋参品质变异及生态型划分[J].药学学报, 2013, 48(4):580.
[13]  杨利民,张永刚,林红梅,等.中药材质量形成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2,34(2): 119.
[14]  中国药典.一部[S]. 2010:61.
[15]  耿立超,杨中林.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含量[J].中医药学报,2007,35(2):47.
[16]  李家实.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7]  明延波,赵华,周丽,等.五味子的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6):365.
[18]  仰榴青,徐佐旗,吴向阳,等.薄层扫描法同时测定南、北五味子提取物中四种木脂素的含量[J].食品科学,2006,27(11):401.
[19]  杨磊, 马春慧, 祖元刚.北五味子木脂素超声提取工艺[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增1):185.
[20]  李建东, 吴榜华, 盛连喜, 等.吉林植被[M].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