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特征及预警信号探测研究
Keywords: 舒血宁注射液 ,自发呈报系统 ,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报告率比例法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 ,倾向性评分 ,真实世界
Abstract:
舒血宁注射液为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为了解使用该药品后患者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特征,该研究对来源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后发生ADR的9601例报告进行分析,其中严重ADR病例326例,占3.40%,从2005年起ADR报告数量逐年上升,至2009年第3季度达高峰,且ADR病例报告以每年第3季度数量为最多,发生ADR的患者年龄60~74岁为最多,共3348例,占34.87%,静脉滴注者共9391例,占97.81%,8431例患者单次用药剂量符合药品说明书,61.61%的患者ADR发生于用药当天。ADR表现前10位者分别为皮疹、瘙痒、头晕、心悸、寒战、过敏样反应、憋气、恶心、静脉炎和呕吐,损害涉及的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等,采用报告率比例法(PRR)及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对以上10种ADR信号进行分析,并应用generalizedboostedmodels(GBM)倾向评分加权法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后,PRR探测到的ADR信号为头晕、心悸、静脉炎和呕吐,BCPNN方法探测到的信号为头晕和静脉炎,同时发现患者在60~89岁时,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剂量越大越易发生静脉炎。该研究为舒血宁注射液ADR研究提供依据,为做好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References
[1] 邹元平,林宇,邢珂,等.中药注射剂致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295.
[2] 李文杰,尹晓飞,范雪亮. 超剂量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引起高度重视[J]. 中国药业,2011(15):65.
[3] 向永洋,谢雁鸣,易丹辉.药物警戒数据挖掘方法比较及其在中成药预警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1,37(20):2831.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EB/OL].[2013-03-14].http://www.sda.gov.cn/WS01/CL0051/79058.html.
[5] Evans S J, Waller P C,Davis S. Use of 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s (PRRs) for signal generation from spon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J]. 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2001,10(6):483.
[6] Zhao S Z, Reynolds M W, Lejkowith J, et al. A comparison of renal-rela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rofecoxib and celecoxib, based o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uppsala monitoring centre safety database[J]. Clin Therapeutics,2001,23(9):1478.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EB/OL].[2007-06-30].http://www.shfda.gov.cn/gb/node2/node3/node225/node227/node229/ypblfy.htm.
[8]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A,B)[J]. 中国药物警戒,2005(2):127.
[9]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C)[J]. 中国药物警戒,2005(3):190.
[10]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D、E)[J]. 中国药物警戒,2005(4):254.
[11]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F、G)[J]. 中国药物警戒,2006(1):56.
[12]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H)[J]. 中国药物警戒,2006(2):122.
[13]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I、J、K、L)[J]. 中国药物警戒,2006(3):183.
[14]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M、N)[J]. 中国药物警戒,2006(4):254.
[15]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O-S)[J]. 中国药物警戒,2006(5):315.
[16]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S-Z)[J]. 中国药物警戒,2006(6):379.
[1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EB/OL].[2011-05-04].http://www.sda.gov.cn/WS01/CL0053/62621.html.
[18] 龙丽萍,周于禄,阳国平. 309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09(1):26.
[19] 刘巍,陈易新. 药物警戒研究方法简述[J]. 中国执业药师,2008(9):19.
[20] 李文武,刘超,李学林,等.浅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愿报告系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1): 5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