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Keywords: 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缩节胺,多效唑,烯效唑,比久,药用植物栽培
Abstract: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药用植物栽培中应用广泛,但尚缺少足够的科学指导。文章系统介绍了矮壮素、缩节胺、多效唑、烯效唑、比久等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机制、功效特点,以及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残留情况,综述了近年来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研究,着重介绍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药用植物药用器官生长和产量、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以期指导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有效使用和合理使用。
References
[1] | 凌征柱,赵维合,覃文流,等.多效唑对珐菲亚基部节间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3):11.
|
[2] | 巫鹏举,曹有龙,焦恩宁,等.多效唑和矮壮素对枸杞的矮化效应[J].北方园艺,2010(7):193.
|
[3] | 田长恩,刘金龙,周光来.pp333在-年生当归上应用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1996,27(11):684.
|
[4] | 张小斌.摘蕾打顶与多效唑处理对桔梗生长性状及总皂甙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8.
|
[5] | 武晓林,赵伟,王大伟,等.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辽藁本生长,产量和挥发油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837.
|
[6] | 廖强,杨文钰,陈兴福,等.烯效唑对川泽泻产量及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01.
|
[7] | 李业恪,郑殿家.B9对人参矮壮,增茎,高产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科技,1984(4):1.
|
[8] | 谢建军,蔺海明,王瑞芳,等.五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草生长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3):85.
|
[9] | 肖凤艳,冯雪,李赫男.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黄花乌头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02.
|
[10] | 蔡葛平,郭燕红,姚辉,等.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213.
|
[11] | 温国泉,钦洁,韦威旭.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955.
|
[12] | 刘莎,陈兴福,杨文钰,等.喷施烯效唑对附子原植物植株形态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响应[J].中药材,2011,34(3):332.
|
[13] | 郭巧生,王康才,黄裔,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半夏生长的影响[J].中药材,1992,15(12):6.
|
[14] | 白自伟,魏占彬.怀山药喷施烯效唑试验研究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143.
|
[15] | 施力军,马小军,冯世鑫,等.多效唑处理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J].种子,2011,30(12):94.
|
[16] | 徐迎春,周凌云,张佳宝.多效唑对忍冬生长发育及金银花质量的影响[J].基层中药杂志,2002,16(4):20.
|
[17] | 龚月桦,张晓丽,王俊儒,等.生长延缓剂对忍冬枝条生长和花蕾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植物[J].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4):981.
|
[18] | 陈春宇,张蕾,王秀全,等.生长调节剂对五味子成花及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33(4):360.
|
[19] | 赵权,程友剑.烯效唑和乙醇对五味子相关品质的影响[J].中草药, 2010,41(5):188.
|
[20] | 颜永刚,刘毅.生长调节剂对款冬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64.
|
[21] | 张明,陈仁江.多效唑对石斛生长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6):214.
|
[22] | 武晓林,赵伟,王大伟,等.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辽藁本生长,产量和挥发油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837.
|
[23] | 张小斌.摘蕾打顶与多效唑处理对桔梗生长性状及总皂甙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8.
|
[24] | 邹娜,李树殿.B9对人参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药通报,1986,11(12):8.
|
[25] | 蔡葛平,郭燕红,姚辉,等.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213.
|
[26] | 许锋,张威威,孙楠楠,等.矮壮素对银杏叶片光合代谢与萜内酯生物合成[J].园艺学,2011,38(12):2253.
|
[27] | 冷平生,苏淑钗,蒋湘宁,等.银杏萜内酯的分布与矮壮素对其生物合成的调节[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2): 54.
|
[28] | 姜波,叶节,周章章,等.矮壮素对贯叶连翘生长和金丝桃素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36.
|
[29] | 龚月桦,张晓丽,王俊儒,等.生长延缓剂对忍冬枝条生长和花蕾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4):981.
|
[30] | 张曦,金芬,钱永忠,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樱桃番茄中四种季铵类农药[J].食品工业科技,2011(6):394.
|
[31] | 李业恪,刘振声,李藻发,等. B9在人参中的残留量研究[J].中药材科技,1984(4):4.
|
[32] | 潘瑞炽.植物生长延缓剂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2):121.
|
[33] | 潘瑞炽.植物生长延缓剂的生化效应[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3):161.
|
[34] | 张宗俭,李斌.世界农药大全——植物生长调节剂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
[35] | 朱蕙香,张宗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
[36] | 张恩和,胡恒觉.多效唑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J].世界农业,1996(1):20.
|
[37] | 段留生,田晓莉.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180.
|
[38] | 潘瑞炽.重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毒问题[J].生物学通报,2007,37(4):4.
|
[39] | 朱霞,胡勇,王晓丽,等.多效唑浸种对决明子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10, 29(3):98.
|
[40] | 刘为军,张慧英,张静.氯化胆碱和多效唑在何首乌快繁中的应用[J].广西热带农业,2009(1):4.
|
[41] | 黎建玲,詹源庆,蒋波.多效唑对金钗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广西植物,2006,26(5):513.
|
[42] | 周成明,李玉明,何钟佩.多效唑和赤霉素对地黄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药材,1989,12(8):3.
|
[43] | 周成明,李玉明,何钟佩.多效唑和赤霉素对地黄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药材,1989,12(9):5.
|
[44] | 许锋,张威威,孙楠楠,等.矮壮素对银杏叶片光合代谢与萜内酯生物合成[J].园艺学,2011,38(12):2253.
|
[45] | 温国泉,钦洁,韦威旭.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95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