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灯盏花种植发展现状及对策
Keywords: 灯盏花,产业发展,对策
Abstract:
10余年来,灯盏花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良好天然药物,经历从野生变家种到规范化种植的发展历程,药材原料品质迅速提升。为进一步促进灯盏花种植产业的发展,作者分析了灯盏花种植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产业监管、加快产业标准和技术创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设及扩大云南灯盏花品牌效应等产业发展措施,推动灯盏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References
[1]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444.
|
[2] | 中国药典.一部[S]. 2010:138.
|
[3] | 姜维,苏文华,敖金成,等.灯盏花总黄酮和抗光氧化能力对外源茉莉酸的响应[J].云南大学学报,2011,33(4):484.
|
[4] | 杨丽梅,顾军,林明建,等.灯盏花素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0,22(1):56.
|
[5] | 苏文华,张光飞,周鸿,等.短亭飞蓬黄酮及咖啡酸酯的含量与土壤氮供应量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9,33(5):885.
|
[6]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4卷.菊科(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97,308.
|
[7] | 王平理,杨生超,杨建文.云南灯盏花种质资源的考察与采集[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2(2):25.
|
[8] | 俞宏渊,陈宗莲.灯盏细辛的家化栽培[J].云南植物研究,2002,24(3):115.
|
[9] |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灯盏细辛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通讯,1976(11):11.
|
[10] | 杨生超,萧凤回,文国松,等.灯盏花主要数量性状和相关与通径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09,38(1):109.
|
[11] | 刘宏,杨祥良,徐辉碧.灯盏花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2,33(6):566.
|
[12] | 杨生超,杨忠孝,张乔芹,等.灯盏花种植技术初探[J].中草药,2004,35(3):318.
|
[13] | 杨生超,吕红,杨建文,等.灯盏花组织培养研究[J].种子,2006,25,(5):24.
|
[14] | 杨生超,吴道聪,王平理,等.红河灯盏花GAP基地环境质量评价[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1):9.
|
[15] | 杨生超,杨建文,潘应花,等.灯盏花新品系选育及农艺与品质性状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5):554.
|
[16] | 林春,刘鸿高,苏友波,等.灯盏花快速繁殖研究简报[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8(3):32.
|
[17] | 杨生超,徐绍忠,文国松,等.灯盏花种质资源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8): 1573.
|
[18] | 冯定霞,陈勃,党承林,等.短葶飞蓬云南三个种群的核型和等位酶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2,24(6):754.
|
[19] | 周利杰,陆永武,虞泓,等.云南灯盏花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5,27(1): 59.
|
[20] | 杨生超,李永芳,赵峥,等.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3): 1532.
|
[21] | 杨生超,文国松,刘雪玲,等.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 ISSR 分析[J].中草药,2010,41(9):1523.
|
[22] | 杨生超,张雪峰,李黎,等.灯盏花种质资源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239.
|
[23] | 杨生超,徐绍忠,文国松,等.灯盏花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份与聚类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08,37(3):93.
|
[24] | 林丽飞,刘文英,罗冰,等.灯盏花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4:113.
|
[25] | 林丽飞,李卫芬,罗晶,等.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鉴定[J].植物保护,2009,35(4):11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