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茯苓发酵菌丝体中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积累动态研究Keywords: 茯苓,发酵,去氢土莫酸,3-表-去氢土莫酸,猪苓酸C,RP-HPLC,含量测定 Abstract: 目的:考察茯苓发酵菌丝体中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动态积累变化。方法:建立茯苓菌的液体培养方法,采用RP-HPLC测定茯苓发酵菌丝体中去氢土莫酸(DTA),3-表去氢土莫酸(eDTA)和猪苓酸C(PAC)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如下:PLATISILODS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80: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2nm。结果:在培养后的第8天,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但是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DTA,eDTA,PAC)的含量在培养周期内呈持续上升趋势,第17天测得3种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2%(DTA),0.4%(eDTA),1.0%(PAC),均显著高于栽培茯苓中对应成分[0.2%(DTA),0.12%(eDTA),0.16%(PAC)]。另外,3种成分含量比例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TA与eDTA和PAC的含量比例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587,0.9717。该结果表明DTA为茯苓中三萜酸类成分生合成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体。结论:发酵培养17d的茯苓菌丝体中DTA,eDTA,PAC含量之和为栽培茯苓中含量的5.55倍,说明在本发酵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生产茯苓中三萜酸类有效成分技术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