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蟾酥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正>本品为蟾蜍的耳腺及皮腺(皮肤上的疣状突起)的分泌物,加工制造者。主产于山东膠州、诸城、莒县、莒南、蒙阴、临沂等地,河北薊县、遵化、玉田,江苏南通、崇明、泰县、黄桥镇一带,浙江绍兴等地。採集:通常在春秋两季採捕,春季惊蛰前,秋季白露后为多,苏北亦常于2—5月间捉取者。一般用长柄网罩,自沟底深水处将蛰居的蟾蜍捞出;加工取“酥”。加工方法:用牛角或金属制成的刮刀,(似银指甲)套指上,在蟾酥将耳腺及皮腺之白汁分泌液刮出;使流盆或罐内,刮过后仍将蟾酥放回水中,以备随后再行取“酥”。将刮取的分泌物,晒晾至约七成干时,制成圆饼形,中鎜小孔穿绳掛屋詹下,风吹干燥后即成茶褐色的蟾酥。山东,河北产品多为圆饼状,市埸亦称“东酥”。将晒成的浓汁,均匀地摊晾盤碟内,边缘卷翘如盆状者,称“片酥”。制成棋子形者,又称“杜酥”或“棋子酥”,山东产的最优。河北产的略逊于山东。而江苏浙江产的质量较低。一般认为棕褐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