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植物学报  2014 

不同银杏无性系叶药用成分差异及聚类分析

DOI: 10.3724/SP.J.1259.2014.00292, PP. 292-305

Keywords: 叶用银杏,无性系,黄酮,萜内酯,差异,聚类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运用HPLC技术分析了54个银杏(Ginkgobiloba)无性系叶总黄酮和萜内酯及其组分含量的差异,并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银杏无性系间叶中总黄酮、萜内酯及其组分含量存在遗传变异,且萜内酯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总黄酮及其组分。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无性系有18、42、32和50号,其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含量均较高。萜内酯含量较高的无性系为13、42、33、51和65号,其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及白果内酯(BB)含量均较高。通过对总黄酮-萜内酯进行联合复选,显示叶中总黄酮和萜内酯含量均较高的无性系为13、65、33、51、18、32和42号。这些无性系可通过嫁接、扦插直接在银杏采叶园进行推广种植,或作为叶用银杏新品种的育种材料。

References

[1]  陈学森,张艳敏,李健,陈章久,章文才(1997).叶用银杏资源评价及选优的研究.园艺学报 2:215-219.
[2]  汪贵斌,曹福亮,褚生华,李群(1998).银杏叶用优良单株生长特性研究.林业科技开发 5:18-20
[3]  曹福亮,徐立安,丁翠柏,徐春棋,褚生华,李群,陈剑虹,徐福庆,袁子祥,陈余庆(1996).银杏叶用林优良品种和优良单株选择.江苏林业科技 1:12-14.
[4]  邢世岩,吴德军,有祥亮,李忠岐(2000).叶用银杏种源、性别及无性系的因子和聚类分析.中南林学院学报 2: 26-31,43
[5]  段禾青,谈建文(2001).叶用银杏品种选择标准的研究.湖北林业科技 2:18-20.
[6]  刘德军,佘远国,汪鹏,张开军(2002).叶用银杏品种产量性状选择研究.经济林研究 1:30-31.
[7]  江德安,李国元,李顺文,胡波,徐东升(2004).叶用银杏品种、形态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及选择.福建林学院学报 2:169-171.
[8]  江德安(2004).叶用银杏品种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湖北农业科学 2:79-81.
[9]  李卫星,甄珍,周春华,张秀萍,于建友,陈鹏(2010).银杏雄株叶片和花粉主要类黄酮成分含量分析.中国农业科学 13:2775-2783.
[10]  谢宝东,王华田(2008).银杏不同家系和无性系叶片黄酮与内酯含量变异.林业科技开发 2:33-37.
[11]  江德安(2008).叶用银杏选择研究.湖北农业科学 4:446-448.
[12]  孙震,林艳,刘泽勇,张中利(2003).叶用银杏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初报.河北林业科技 6:1-3.
[13]  史继孔,王发渝,李荣春,温炯麟,何君,罗勇(1998).银杏树龄、性别、繁殖、采叶期对叶片中黄酮、内酯含量的影响.经济林研究 2:34-35.
[14]  陈鹏,陶俊,周宏根,刘英武,吴荣峰(2000).银杏雄株叶片类黄酮含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0-43.
[15]  陈学森,章文才,邓秀新(1997).树龄及季节对银杏叶黄酮与萜内酯含量的影响.果树科学 4:226-22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