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山茱萸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分析及核心种质库评价Keywords: 山茱萸,数量性状,核心种质,聚类分析,T-检验 Abstract: 对从全国收集的75份山茱萸种质资源,从叶长、叶宽、果实横径、果实纵径、鲜果百粒重、种子千粒重、种子含水量、枣皮灰分、枣皮水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马钱素含量等表型性状,通过分析其变异系数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采用欧氏系统聚类法抽取核心种质,并对构建的核心种质库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75份山茱萸种质资源在叶长、叶宽、鲜果百粒重、种子千粒重、枣皮灰分和马钱素含量等性状上的变异系数均高于10%,说明这些性状变化范围较大,个体间性状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种子含水量、枣皮水分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说明这些性状变异较小,表型性状比较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与鲜果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0.396b和0.312b),说明果实纵横径是影响果实重量的关键因素;水溶性浸出物大小与果实横径、果实纵径、马钱素含量呈现显著性正相关(0.481b、0.280a和0.372b),表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高低与山茱萸有效成分马钱素含量和果实大小及形状密切正相关,这将为种质的筛选和评价提供依据。通过最小距离逐步抽样法抽出22份种质构成核心种质库(占初始种质库的29.33%),采用欧氏距离聚类对抽样构成的初级核心种质库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各性状均值t检验均不显著,并且极差符合率(CR%=90.63%)大于80%,说明抽取的初级核心种质库能够很好地代表原有种质,从而达到了提高种质保存效率的目的,这将为进一步研究山茱萸核心种质库构建和其它药用植物构建核心种质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