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资源科学  2004 

导言

, PP. 1-1

Keywords: 导言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也是唯一穿过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横贯我国东西的大河,且为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主要水源。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天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为此,科技部在1999年启动了国家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维持机理研究”。经过近5年来数百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该研究已经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资源科学》2003年(第25卷)第6期发表的一组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的专稿,从不同层面研究了二元驱动作用下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过程与调控措施等问题。本期《资源科学》再次发表一组该项目的专稿,这组文章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承担的“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研究”课题的部分成果,作者系统地阐述了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的理论与方法,对几个典型地区的地下水循环及其可更新能力、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潜力,以及浅层水文地球化学系统演化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利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由于地下水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流域内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植被退化、地裂缝、地面下沉和地面塌陷等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相信以上内容将与后续成果一起,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水环境恶化的控制与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