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科学 2011
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PP. 1584-1590 Keywords: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山地垂直带谱,中喜马拉雅山区,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bstract: 基于GoogleEarth卫星地图,采集中喜马拉雅4条典型高山峡谷带遥感影像,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按山地垂直带的5级海拔指标和青藏高原土地种的4级坡度指标,分析研究区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拔2200m以下无耕地,坡度影响强烈,海拔2500~3800m的宜农坡度带(<5°、5~15°),是耕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潜力的核心区域;②草地优势海拔为3800~4800m,坡度影响较弱,4个谷地在宜牧坡度带(<5°、5~15°、15~35°)的草地数量差异性小;③横向比较发现,吉隆谷地可利用土地最多,其次为朋曲谷地、波曲谷地、绒辖谷地,但受海拔和坡度限制,不宜农、牧坡度带也有不同程度的农业生产活动,极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对探索区域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