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水氮管理及品种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PP. 1236-1243

Keywords: 冬小麦水氮管理品种光能利用率产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提高光能利用率(RUE)是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遗传特性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影响作物冠层结构及冠层形成过程,进而影响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为探讨不同冬小麦品种在不同水氮管理条件下的光能利用率,于2012—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进行了3个冬小麦品种(‘冀麦585’、‘科农199’和‘石新828’)在3个氮水平[135kg(N)·hm-2,180kg(N)·hm-2,225kg(N)·hm-2]和3个灌溉水平(70mm,140mm,210mm)下的大田试验,对关键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生物量和叶面积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冬小麦品种的光能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冀麦585’、‘科农199’和‘石新828’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2.10gMJ-1、2.05gMJ-1和1.93gMJ-1。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率有一定的影响,其值为1.80~2.20gMJ-1;水氮因素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率的影响不同,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光能利用率增加,适度的水分亏缺会产生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增加与生物量形成呈正相关,但当生物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冬小麦产量并不随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干物质量转移率随着生物量增加而降低有关。结果还显示:从拔节期到灌浆期冬小麦的光能利用率与气温存在明显的曲线关系,其在水氮条件下表现不一致。综合上述分析结果,需要适宜水氮供应才能获得适度干物质积累,提高光能利用率和有效干物质运转,最终提升冬小麦产量。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