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 PP. 1132-1136 Keywords: 理化性质土地利用方式撂荒地土地退化盐碱地黄河三角洲 Abstract: 为了缓解土壤盐碱性,保证土壤可持续利用,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撂荒地、棉田、苜蓿地和梨园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棉田土壤容重较高,而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低,由于棉田灌水压盐措施,抬高了地下水位,土壤返盐严重。苜蓿地由于管理粗放,对土壤扰动少,容重较低,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较高,盐碱度较低;每年对苜蓿的采收显著降低了苜蓿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而豆科固氮菌的存在,使表层速效氮含量较高。梨园位于黄河三角洲土壤质地较好的区域,且有机肥料施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板结,盐碱度较低。撂荒地表层土壤理化指标均显著优于棉田,在退化土壤恢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