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UV-B辐射和稻瘟病菌胁迫对水稻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PP. 856-860 Keywords: 水稻UV-B辐射稻瘟病稻瘟病菌类黄酮苯丙氨酸解氨酶 Abstract: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增强UV-B辐射和稻瘟病菌联合作用对水稻幼苗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AL)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3个UV-B辐射强度(2.5kJ·m-2、5.0kJ·m-2和7.5kJ·m-2)、2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Y98-16T和Y99-63C)对水稻(品种为“黄壳糯”和“合系41”)幼苗叶片进行处理,测定水稻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壳糯”幼苗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在2.5kJ·m-2和5.0kJ·m-2UV-B辐射条件下显著增加,而在7.5kJ·m-2UV-B辐射条件下显著降低;2.5~7.5kJ·m-2UV-B辐射导致“合系41”的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5.0kJ·m-2UV-B辐射导致“合系41”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增加,其他UV-B辐射条件下“合系41”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不显著。接种稻瘟病菌Y98-16T导致“合系41”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黄壳糯”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类黄酮含量增加;而接种稻瘟病菌Y99-63C显著降低了“黄壳糯”和“合系41”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UV-B辐射和稻瘟病菌联合作用导致“黄壳糯”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总体表现出降低的趋势,而“合系41”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或上升的趋势。总的来讲,UV-B辐射和稻瘟病菌联合作用导致“黄壳糯”敏感性增加,而“合系41”抗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