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枯水年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作用分析DOI: 10.11849/zrzyxb.2011.09.017, PP. 1613-1627 Keywords: 枯水年,江湖水交换,三峡水库,径流调节,长江 Abstract: ?利用宜昌、汉口、大通、城陵矶、湖口等重要水文站的长时间序列水位、流量资料,着重分析了1978年和2006年典型枯水年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作用。论文建立了能表明江湖水交换作用的经验公式,以此为量化方法来表示江湖水交换作用的强度。结果表明:1978年代表三峡大坝建造之前典型枯水年的性质,2006年则已显示出三峡水库的运行对通江湖泊与干流水交换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江湖水交换系数上,1978年洞庭湖和鄱阳湖分别为0.57和0.56,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水交换处于稳定状态;2006年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交换系数分别为0.89和0.51,显示出2006年比1978年水交换作用强烈。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交换水量显示:1978年补给长江水量为分别为1990×108m3和947×108m3,约占同期大通径流量的29%和14%;2006年补给长江水量分别为1962×108m3和1564×108m3,约占同期大通径流量的28%和23%。尤其是2006年鄱阳湖补水量比平水年还多5%,该年大通站流量全年维持在10000m3/s以上,以此保证了下游乃至河口地区水资源供给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