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薄浅湿晒”灌溉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研究DOI: 10.11674/zwyf.2013.0614, PP. 1403-1410 Keywords: 灌溉方式,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硝化细菌,水稻土 Abstract: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薄、浅、湿、晒”灌溉对水稻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该灌溉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规律。试验设2种灌水方式,即常规灌溉(CIR)和“薄、浅、湿、晒”灌溉(TIR);3种氮肥水平,即低氮(N0.10g/kg)、中氮(N0.15g/kg)和高氮(N0.2g/kg)。结果表明,与CIR处理相比,TIR处理土壤MBC增加13%~240%,而土壤MBN减少6.5%~47.3%;高氮水平时3个时期TIR处理土壤硝化细菌有所增加,反硝化细菌拔节期和孕穗期降低12.1%~61.2%,而乳熟期增加0.7~3.0倍;中、低氮水平时孕穗期TIR处理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降低63.8%和43.3%。与低氮水平相比,中氮水平可以增加土壤MBC、MBN、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而高氮水平则降低土壤MBN,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可见,中等氮肥水平下“薄、浅、湿、晒”灌溉方式能有效提高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