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5年定位试验条件下钾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施钾效应的影响

DOI: 10.11674/zwyf.2014.0310, PP. 598-605

Keywords: 钾肥用量,双季稻,产量,施钾效应,定位试验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5年定位试验(2008~2012年),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植株钾素含量、钾素积累量、钾肥利用率、土壤钾素含量、钾素平衡和钾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施钾量(K2O)从低到高设K0(不施钾)、K1(早稻84kg/hm2、晚稻105kg/hm2)、K2(早稻120kg/hm2、晚稻150kg/hm2)、K3(早稻156kg/hm2、晚稻195kg/hm2)和K4(早稻192kg/hm2、晚稻240kg/hm2)5个处理。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能显著提高早、晚稻产量,在一定施钾量范围内,水稻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施钾能促进水稻植株对钾素的吸收和积累,尤其是稻草对钾素的吸收和积累;早、晚稻的钾肥农学效应均以K2处理最高(早稻3.12kg/kg、晚稻3.70kg/kg);钾肥利用率以K1处理最高(早稻41.2%、晚稻76.4%),并随施钾量提高而降低;不同施钾量对土壤钾素含量有明显影响,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土壤全钾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处理间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连续种植5年10季水稻后,K0、K1和K2处理的土壤钾素亏缺(K127.1kg/hm2、58.3kg/hm2和10.8kg/hm2),亏缺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K3和K4处理的土壤钾素盈余(48.0kg/hm2和109.2kg/hm2),盈余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经济效益上,早、晚稻产投比均以K2处理最高(早稻1.04、晚稻1.27)。综合考虑施钾的增产效应、经济效益和土壤钾素养分平衡等因素,建议该双季稻区早稻施钾量在K2O120~156kg/hm2、晚稻施钾量在K2O150~195kg/hm2范围内较为适宜。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