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春季施氮方式对小麦子粒灌浆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

DOI: 10.11674/zwyf.2008.0101, PP. 1-8

Keywords: 小麦,施氮方式,子粒灌浆,生理机制,小麦,施氮方式,子粒灌浆,生理机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河北平原区主栽品种石新733和石麦12为材料,研究了春季节水灌溉条件下,等氮量下春季不同追施方式对小麦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适宜追氮量条件下,与拔节初期一次施氮处理(SF)相比,拔节初期和挑旗期两次施氮(DF)使灌浆期间强、弱势子粒的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含量、体积、鲜重和干重增加,但以弱势花子粒的增加幅度较大。DF提高了灌浆期间植株上位叶的可溶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了灌浆期间的单茎绿叶面积和叶/粒比值;使成熟期供试品种的千粒重、单株穗粒重和抗旱性强的品种石麦12产量均显著增加,表明春季分次施氮具有改善小麦子粒灌浆和增产的作用。研究还表明,分次施氮增大子粒库容和改善子粒灌浆特性与氮素后移增加子粒的Z+ZR含量有关。植株光合和群体质量的改善是分次施氮下供试品种强弱势子粒,尤其是弱势子粒粒重增加的重要生理基础;施氮方式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的调控效应有所不同。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