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温度和土壤类型对氮素矿化的影响

DOI: 10.11674/zwyf.2011.0445, PP. 583-591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采用短期(15d)室内好气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部三类主要的旱地土壤(黑土、潮土和红壤)中有机氮矿化对温度(15~30oC)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累积净矿化N量的顺序为:黑土>潮土>红壤,其中高有机质的土壤大于低有机质的土壤。黑土中土壤累积净矿化氮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潮土和红壤在25oC以上表现出持平和下降趋势。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变化与培养积温(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的平方根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总体上高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矿化对温度的敏感性强。基于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模拟,除黑土的土壤潜在矿化氮库(N0)随温度增加而提高外,其余土壤的N0以及所有土壤的氮矿化速率常数(k0)随温度表现出抛物线型的变化;总体上,土壤氮矿化的适宜温度为20~25oC。在15~20oC内,k0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温度敏感性顺序是:红壤>黑土>潮土;在20~30oC内,k0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其温度敏感性顺序为:黑土>红壤>潮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显著影响了累积矿化氮含量,而土壤C/N比显著影响了氮矿化速率常数。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