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渭北果园土壤物理退化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DOI: 10.11674/zwyf.2015.0316 , PP. 694-701
Keywords: 苹果园土壤 ,物理退化 ,容重 ,紧实度 ,饱和导水率
Abstract:
【目的】针对我国渭北苹果主产区出现的随植果年限增加,果园土壤质量严重退化,树势衰弱、树体过早衰老、抗性降低、腐烂病及早期落叶病频繁发生,果品产量与品质下降等问题,开展了渭北苹果园土壤物理质量退化特征、退化机理及危害程度等问题的研究,以期查明制约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果园土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渭北黄土塬区选取了<10a、10~20a、>20a3个园龄段果园各4个,并以土壤条件相同的农田作对照,在果树冠层投影范围内距树干2/3处采取土样,测定土壤剖面不同层次容重、紧实度、孔隙度、饱和导水率、粘粒含量等物理性指标。【结果】渭北果园土壤容重和紧实度随园龄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尤其在表层(20cm)以下,土壤容重已经达到了1.45~1.61g/cm3,紧实度达到933~2433kPa,严重超出果树健康生长的阈值。土壤孔隙度仅在0—20cm土层能够保持在50%以上,属于良好状态,而20—60cm土层维持在40%~46%,已处于紧实和严重紧实状态。土壤饱和导水率在果园表层和紧实层均表现出随植果园龄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尤其是10~20a和>20a的果园亚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低至46.88cm/d和20.89cm/d,制约着降水入渗和土壤蓄墒。3个园龄段果园土壤剖面上粘粒含量随土层深度呈递增趋势,且在0—30cm土层随园龄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而在30cm以下则随园龄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粘粒含量与土壤容重、紧实度以及孔隙度之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以压实密度(PD)为指标,对渭北果园土壤压实程度进行评估,发现渭北果园20cm土层以下的土壤压实密度都在1.40g/cm3以上,均达到了中度压实的程度,严重影响果树根系的健康生长及对养分的吸收。【结论】渭北果园20cm以下的亚表层土壤孔隙密实、容重和紧实度增大,土壤饱和导水率递减是其土壤物理性质退化的主要特征,表层土壤粘粒的深层移动与淀积是土壤物理退化的主要过程和机理,果园土壤翻耕扰动少、对物理退化干预少是其土壤物理退化程度逐渐加剧的外在原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是土壤物理状态退化的根本原因。
References
[1] 陈军. 果树生长与土壤条件的关系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9): 155-156.
[2] 石宗琳, 王益权, 张露, 等. 渭北果园土壤有机质及酶活性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4): 86-91.
[3] Шеин Е В, Гончаров В М. агрофизика[M]. Россия, Феникс, 2006.
[4] 刘晚苟, 山仑, 邓西平. 植物对土壤紧实度的反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 37(3): 254-260.
[5] 王金贵, 王益权, 徐海, 等.农田土壤紧实度和容重空间变异性研究[J]. 土壤通报, 2012, 43(3): 594-598.
[6] 孙艳, 王益权, 徐伟君, 等. 紧实胁迫对土壤呼吸强度及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8, 45(6): 1128-1134.
[7] 方 堃, 陈效民, 张佳宝, 等. 红壤地区典型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27(4): 67-69.
[8] 姚淑霞, 赵传成, 张铜会. 科尔沁不同沙地土壤饱和导水率比较研究[J]. 土壤学报, 2013, 42(3): 469-477.
[9] 郑纪勇, 邵明安, 张兴昌. 黄土区坡面表层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3): 53-56.
[10] 周健民, 沈仁芳. 土壤学大辞典[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212.
[11] 马宝焜. 红富士苹果—优质果品生产技术[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3.
[12] 李会科, 张广军, 赵政阳, 李凯荣. 渭北黄土高原旱地果园生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7): 2070-2076.
[13] 孙蕾, 王益权, 张育林, 等. 种植果树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双重效应[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1): 19-23.
[14] 同延安, 王留好, 刘剑. 陕西渭北地区苹果园土壤有机质现状评价[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25(6): 189-192.
[15] 郭兆元.陕西土壤[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16] 胥继东, 王益权, 刘军, 等. 渭北旱塬不同树龄果园土壤营养状况演化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1): 13722-13724, 13752.
[17] 季耿善. 黑垆土的形成环境[J]. 土壤学报, 1992, 29(2): 114-125.
[18] 刘侯俊, 巨晓棠, 同延安, 等. 陕西省主要果树的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20(1): 39-44.
[19] 郑必昭. 土壤分析技术指南[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
[20] 刘亚敏, 程林. 渗透桶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改进[J]. 人民黄河, 2011, 33(8): 106-107.
[21] GB 7838-1987. 森林土壤渗透性的测定[S].
[22] 张国红, 张振贤, 黄延楠, 梁勇. 土壤紧实程度对其某些相关理化性状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6, 37(6): 1094-1097.
[23] Rao M, Kathavate Y V. Effect of soil compaction on the yield of wheat and maize[J]. Indian Journal of Agronomy, 1972, 17(3): 199-295.
[24] Carman K.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ed wheels on clay loam in soil bin[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02, 65(1): 37-43.
[25] Singhk K, Verma G. Effect of soil compaction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loamy sand soil and yield of groundnut[J]. Research on Crops, 2001, 2(2): 145-147.
[26] 尚庆文, 孔祥波, 王玉霞, 徐坤. 土壤紧实度对生姜植株衰老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4): 782-786.
[27] Shaw B T(冯兆林译). 土壤物理条件与植物生长[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5.
[28] 张扬. 陕西省渭北苹果园表层土壤物理性质与水分特征研究[D]. 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29] 周虎, 李保国, 吕贻忠, 等. 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孔隙的多重分形特征[J]. 土壤学报, 2010, 47(6): 1094-110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