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不同质地土壤上烤烟氮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率的研究
DOI: 10.11674/zwyf.2015.0210 , PP. 362-370
Keywords: 土壤质地 ,肥料氮 ,土壤氮 ,15N示踪 ,烤烟 ,氮肥利用率
Abstract:
【目的】土壤质地能概括反映土壤内在的肥力特征,对土壤养分供应具有调控作用,是影响农田中土壤氮素供应和氮肥利用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通过在皖南烟区3种质地(壤土、黏壤、砂壤)土壤上施用等量氮肥来研究其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氮素吸收、积累及利用特征的影响,旨在为烟田土壤改良及烤烟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皖南烟区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典型壤土、黏壤和砂壤土上分别建立田间试验,采用15N田间微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烤烟的团棵期(移栽后38d)、现蕾期(移栽后53d)、平顶期(移栽后64d)和成熟期(移栽后103d),采集长势一致的烟株样品,测定烟株各部位的生物量,并采用凯氏定氮法检测其全氮含量,采用ZHT-O2型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其15N丰度。【结果】皖南烟区壤土和黏壤土上烤烟总氮和肥料氮积累均随生育期呈单峰变化,在烤烟平顶期达最大,总氮积累量分别为4.25g/plant和3.96g/plant,肥料氮积累量分别为2.34g/plant和2.54g/plant,而砂壤土上烤烟到成熟期其总氮和肥料氮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分别是5.64g/plant和2.73g/plant,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壤土和黏壤;壤土、黏壤和砂壤土上烤烟均以叶部肥料氮占总氮比例及氮素分配率较高,茎部次之,根部最低;不同质地土壤上烤烟氮肥利用率与肥料氮的积累动态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其中壤土和黏壤在平顶期最大,分别为34.5%和40.7%,之后壤土利用率缓慢下降,黏壤下降幅度较大,而砂壤土上烤烟氮肥利用率在生育期内呈上升趋势,至成熟期最大,为43.7%。【结论】不同质地土壤上烟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顺序为砂壤>壤土>黏壤,黏壤土在烤烟生育期内供氮能力较弱,应合理调控土壤氮的矿化及增加肥料氮的供应;砂壤土氮肥利用率较高,应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References
[1] 陈强, 郭修武, 胡艳丽, 等. 淹水对甜樱桃根系呼吸强度和呼吸酶活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 (7): 1462-1466.
[2] Hassink T, Bonwman L A, Zwark K B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abitable pore space, soil biota and mineralization rates in grassland soils[J]. Soil and Biochemistry, 1993, 25: 47-55.
[3] Hassink T, Bonwman L A, Zwark K B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texture, physical protection of organic matter. Soil Biota and C and N mineralization in grassland soils[J]. Geoderrna, 1993, 57: 105-128.
[4] 宇万太, 周桦, 马强, 沈善敏. 氮肥施用对作物吸收土壤氮的影响-兼论作物氮肥利用率[J]. 土壤学报, 2010, 47(1): 90-96.
[5] 杨宏敏, 陆引罡, 魏成照, 等. 应用15N示踪研究烤烟对氮的吸收及分布[J]. 贵州农业科学, 1991,(5): 29-33.
[6] 韩锦峰, 郭培国, 黄元炯, 等. 应用15N示踪法探讨烟草对氮素利用的研究[J].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26(3): 224-227.
[7] 郭培国, 陈建军, 郑燕玲.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烤烟的氮素营养[J]. 中国烟草学报, 1998, 4(2): 64-68.
[8] 苏帆, 付利波, 陈华, 等. 应用15N研究烤烟对饼肥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2): 335-339.
[9]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中国烟草栽培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09-320.
[10] 张延春, 陈治峰, 龙怀玉, 罗春燕.不同氮素形态及比例对烤烟长势、产量及部分品质因素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6): 787-792.
[11] 化党领, 黄向东, 刘世亮, 等. 氮素形态和数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钾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5): 49-52.
[12] Cheng L L, Wen Q X, Li H. Transformation of15N labeled fertilizer N in soils under greenhouse and field conditions[J]. Acta Pedologica Sinica, 1989, 26(2): 124-130.
[13] Shi S L, Liao H Q, Wen Q X. Fate of N from green manures and ammonium sulfate[J]. Pedosphere, 1991, 1(3): 219-227.
[14] 朱兆良, 文启孝. 中国土壤氮素[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213-249.
[15] 蔡贵信, 范晓晖. 土壤氮素和氮肥的有效施用[A]. 鲁如坤. 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112-151.
[16] 张绍林, 朱兆良, 徐银华. 黄泛区潮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的转化和化肥氮去向的研究[J]. 核农学报, 1989, 3(1): 9-15.
[17] 吴海卿, 杨传福, 孟兆江.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土壤水分对氮素有效性的影响[J]. 土壤肥料, 2000, (1): 16-18.
[18] 刘喜庆, 林开创, 王旭峰, 等.15N示踪探究烤烟氮素吸收分配规律[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25(4): 76-77.
[19] 时映. 利用15N研究烤烟氮素吸收分配规律[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0] 翟琨, 向东山. 贵州省植烟土壤氮素释放特征研究Ⅱ—不同栽培措施对黔南烟区土壤供氮动态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5): 953, 978.
[21] 王帅. 不同种植模式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分配的影响[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0.
[22] 化党领, 张诗卉, 王瑞, 等. 土壤氮和15N肥料氮在不同生长期烤烟各器官的积累[J]. 中国烟草学报, 2013, 19(1): 32-36.
[23] 封幸兵, 李佛琳, 瞿兴, 等. 烤烟对饼肥和秸秆肥中15N的吸收利用[J]. 烟草科技, 2005,7(1): 31-34.
[24] 杨志晓, 刘化冰, 柯油松, 等. 广东南雄烟区烤烟氮素累积分配及利用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6): 1450-1456.
[25] 习向银, 晃逢春, 李春俭. 利用15N示踪法研究土壤氮对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合成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14(6): 1232-1236.
[26] 马兴华, 张忠锋, 荣凡番, 等. 高低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对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 2009, 30(1): 1-4, 9.
[27] 徐照丽, 杨宇虹. 不同前作对烤烟氮肥效应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8, 27(11): 1926-1931.
[28] 谢志坚, 涂书新, 李进平, 等. 移栽期和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09, 23(3): 513-520.
[29] 秦艳青, 李春俭, 赵正雄, 等. 不同供氮方式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3): 436-442.
[30] 陈子元, 温贤芳, 胡国辉. 核技术及其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466-484.
[31] 石俊雄, 王发鹏, 陈雪, 李志宏. 黄壤质地对烤烟氮素吸收累积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22(3): 697-701.
[32] 蓟红霞. 土壤条件对烤烟生长、养分累积和品质的影响[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6.
[33] 罗新宁, 陈冰, 张巨松, 蒋平安. 氮肥对不同质地土壤棉花养分动态积累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0,41(4): 904-910.
[34] 李金才, 魏凤珍, 王成雨, 尹钧. 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6, 32(9): 1355-136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