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安徽沿江双季稻区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DOI: 10.11674/zwyf.2015.0213 , PP. 387-395
Keywords: 紫云英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土壤酶活性
Abstract:
【目的】紫云英-水稻轮作生产体系是近年来为解决大面积冬闲田而提出的水稻生产新模式。研究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下,不同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稻谷增产效果及稻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紫云英,有效改善稻田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保证水稻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安徽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008年设置的紫云英-稻-稻定位试验为平台,分析了5种不同施肥模式下[不施紫云英和化肥(CK)、100%化肥不施紫云英以及70%化肥分别配施紫云英7500、15000、30000kg/hm2])稻田耕层土壤(0—20cm)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SMBC、SMBN)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土壤生物学特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并以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检验了土壤生产力。【结果】1)施用紫云英绿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增加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结实率。尤其是70%化肥配施紫云英15000kg/hm2处理,稻谷产量达7604.53kg/hm2,比未施肥处理和单施化肥处理分别增产228.06%和36.29%,差异达显著水平。2)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增加,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70%化肥的条件下,配施紫云英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及对照处理,且随紫云英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整个生育期,与对照相比,施紫云英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别提高21.03%142.33%、19.97%83.91%,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10.12%100.33%、10.22%43.23%、0.14%7.28%。土壤微生物量及脲酶、酸性磷酸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紫云英绿肥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改善稻田土壤的微生态环境。本试验条件下,在70%化肥施用量的前提下,紫云英施用量以1500030000kg/hm2的综合效果较好。故适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土壤生产能力,是安徽沿江双季稻区稻田增产和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
References
[1] 庞新, 张福锁, 王敬国. 不同供氮水平对根系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6(4): 476-480.
[2] 林先贵, 胡君利.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内涵及其生态服务功能[J]. 土壤学报, 2008, 45(5): 892-898.
[3] 何念祖. 浙江省几种水稻土的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6, 12(l): 43-47.
[4] 徐阳春, 沈其荣, 冉炜.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2, 39(1): 89-96.
[5] 沈宏, 曹志洪, 徐本生. 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酶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10(4): 471-474.
[6] 曹卫东, 黄鸿翔. 关于我国恢复和发展绿肥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 (4): 1-3.
[7] 郭晓霞, 刘景辉, 张星杰, 等. 免耕对旱作燕麦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2, 49(3): 575-580.
[8] 马晓霞,王莲莲,黎青慧,等. 长期施肥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2,32(17): 5502-5511.
[9] 王丽宏, 曾昭海, 杨光立, 等. 冬季作物对水稻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2): 381- 385.
[10] 张英, 褚秋华, 邱多生, 等. 11年连续肥料处理对水稻土碳、氮及微生物量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4(4): 112-114.
[11]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1.
[12] 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6.
[13] 张成娥, 梁银丽, 贺秀斌. 地膜覆盖玉米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2, 22(4): 508-512.
[14] 刘国顺, 罗贞宝, 王岩, 等. 绿肥翻压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6, 20(1): 95-98.
[15] 杨滨娟, 黄国勤, 王超, 等. 稻田冬种绿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10): 1209-1216.
[16] 王璐, 吴建富, 潘晓华, 等. 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20): 299-303.
[17] 肖恕贤. 双季稻田冬季不同复种轮作方式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1980, 13(2): 59-66.
[18] 周兴, 谢坚, 廖育林, 等. 基于紫云英利用的化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9(2): 189-193.
[19] Insam H, ParkinsonD, Domsch K H. Influence of macroclimate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89, 21(2): 211-221.
[20] 代静玉, 周江敏, 秦淑平. 几种有机物料分解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质化学成分的变化[J]. 土壤通报,2004, 35(6): 724-727.
[21] Okautz T, Wirth S, Ellner F. Microbial activity in a sandy arable soil is governed by the fertilization regine[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2004, 40(2): 87-94.
[22] 李贵桐, 张宝贵, 李保国.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活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12): 2225-2228.
[23] 李正, 刘国顺, 敬海霞, 等. 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1, 20(3): 225- 232.
[24] 武雪萍, 刘增俊, 赵跃华, 等. 施用芝麻饼肥对植烟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碳、氮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4): 541- 546.
[25] 肖嫩群, 张洪霞, 成壮, 等. 紫云英还田量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4): 711-715.
[26] Dick R P.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s integrative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A]. Pnkrst C et al(Eds).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M]. Wallingford, Oxon, UK: CAB International, 1997. 121-157.
[27] 孙瑞莲, 赵秉强, 朱鲁生, 等.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9(4): 406-410.
[28] 邱现奎, 董元杰, 万勇善,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 2010, 42(2): 249-255.
[29] 王树起, 韩晓增, 乔云发, 等. 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3): 551-55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