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氮硫配施对生姜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DOI: 10.11674/zwyf.2015.0128 , PP. 251-258
Keywords: 生姜 ,氮肥 ,硫肥 ,干物质量 ,产量 ,氮累积量
Abstract:
【目的】施肥显著影响生姜的产量及品质,在施氮的基础上合理增施硫肥可通过协调氮代谢的能力,促进干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从而提高生姜产量。本文在砂姜黑土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硫配施对生姜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为提高生姜产量及养分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置4个N水平(0、300、450、600kg/hm2)和2个S水平(S0、50kg/hm2),在发棵期、根茎膨大期和收获期取样,测定茎、叶及根茎的干物质量及含氮量。【结果】生姜的茎和叶生长主要集中在前期,根茎膨大期时的茎和叶干物质量分别为5.4~9.3g/plant和7.0~11.6g/plant;根茎则在后期快速积累,至收获期时根茎干物质量达20.0~36.8g/plant。随施氮量的增加,不同生育期茎和叶的干物质量均随之增加。适宜施氮量内,生姜根茎干物质量和产量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以N450S50处理最高。相较于N0S0处理和N0S50处理,不同施氮量处理生姜增产率分别在33.1%~74.3%和25.4%~64.2%之间。同一施氮量下,增施硫肥处理的生姜干物质量和产量较高。氮硫配施对生姜根茎、茎和叶氮含量有不同影响。各器官中叶的氮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均高于根茎和茎,其中以根茎膨大期较高,为24.3~28.4g/kg;而根茎和茎的氮含量均在发棵期较高,分别为18.3~24.5和16.3~22.2g/kg。不同处理中,根茎氮含量在N600S50处理中较高,而茎和叶氮含量则是在N450S50处理中最高。收获期生姜各器官氮累积量表现为根茎>叶>茎,其中N450S50处理的根茎氮累积量高于其他处理,而茎和叶中则是N600S50处理的氮累积量最高。整株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N450S50处理最高,较N0S0处理和N0S50处理分别上升116.2%和99.0%,过量施氮反而降低氮素累积。增施硫肥能提高氮累积量,增加幅度在8.1%~15.8%之间。【结论】生姜根茎干物质量主要在根茎膨大期积累,实际生产中在这一时期追施氮、钾肥,对于提高生姜根茎生物量,获得高产具有重要作用。氮和硫存在很强的内在联系,适宜施氮量下增施硫肥能够促进同化产物的形成,使养分向生长旺盛部位转移,从而提高生姜干物质积累和产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过量施氮或氮硫比例不合理则会导致产量提升受限。
References
[1] 祝小捷, 朱云集, 郭天财, 等. 不同氮素水平下施硫对高产小麦碳氮运转和产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9): 1820-1825.
[2] Zhang F J, Hawkesford H J, Warrilow A G S et al. Responses of two wheat varieties to sulphur addition and diagnosis of sulphur deficiency[J]. Plant and Soil, 1996, 181: 317-327.
[3] McCallum J, Noel P, Bruce S et al. Sulfur and nitrogen fertility affects flavour of field-grown onions[J]. Plant and Soil, 2005, 269: 151-158.
[4] 马春英, 李雁鸣, 韩金玲. 不同施硫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2): 211-217.
[5] 李金凤, 张玉龙, 汪景宽. 硫对大豆生长发育及生理效应影响的研究[J]. 土壤通报, 2004, 35(5): 612-615.
[6] 沈学善, 朱云集, 李国强, 等. 施硫对不同筋力型品种小麦碳氮运转和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21(4): 134-136, 140.
[7] 刘勤, 赖辉比, 曹志洪. 不同供硫水平下烟草硫营养及对N、 P、 Cl 等元素吸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6(1): 63-68.
[8] 马友华, 丁瑞兴, 张继榛, 等. 硒和硫相互作用对烟草氮吸收和积累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9, 26(1): 95-100.
[9] 孙羽, 刘丽君, 祖伟, 等. 硫素营养对大豆氮素积累及品质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5(4): 389-394.
[10] Coolong T W, Randle W M. Sulfur and nitrogen availability interact to affect the flavor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on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3, 128: 776-783.
[11] Blake-Kalff M A, Harriso K R, Hawkesford M J. Distribution of sulfur within oilseed rape leaves in response to sulfur deficiency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J]. Plant Physiology, 1998, 118: 1337- 1344.
[12] 徐坤, 赵德婉, 蒋先明. 应用15N示踪研究生姜吸氮规律[J]. 园艺学报, 1993, 20(2): 161-165.
[13] 郭英华, 张振贤, 关秋竹. 姜的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 2005, (9): 38-42.
[14] 徐坤, 康立美, 赵德婉. 生姜对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1992, (3): 14-16.
[15] 艾希珍, 赵德婉, 曲静然, 等. 施肥水平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蔬菜, 1997, (1): 18-21.
[16] 徐坤, 郑国生, 王秀峰. 施氮量对生姜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7(2): 189-193.
[17] 王馨笙, 徐坤, 杨天慧. 生姜对氮、 磷、 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6): 1515-1520.
[18] 李录久, 刘荣乐, 陈防, 等. 不同氮水平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2): 382-388.
[19] 梁太波, 王振林, 刘兰兰, 等. 腐植酸尿素对生姜产量及氮素吸收、 同化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5): 903-909.
[20] 张玉霞, 张国平, 钟攀, 等. 不同肥料组合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土壤, 2007, 39(6): 973-977.
[21] 李录久, 金继运, 陈防, 等. 钾、 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3): 643-648.
[22] McGrath S P, Zhao F J, Withers P J A. Development of sulphur deficiency in crops and its treatment[A]. Proceedings of Fertilizer Society [M]. Petersborough: The Fertilizer Society, 1996. 379.
[23] 彭嘉桂, 杨杰, 林琼, 等. 硫对蔬菜的增产及降低NO-3累积效应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04, 19(3): 160-163.
[24] 孟赐福, 吕晓男, 曹志洪, 等. 水稻和油菜施硫的增产效应及土壤有效硫临界指标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10(2): 218-220.
[25] 郭亚芬, 张忠学, 栾非时, 等. 硫对蔬菜产量与品质的效应(I)[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30(1): 23-26.
[26]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2.
[27] 朱云集, 李国强, 郭天财, 等. 硫对不同氮水平下小麦旗叶氮硫同化关键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7, 33(7): 1116-1121.
[28] 孔灵君, 徐坤, 王磊, 等. 氮硫互作对越冬大葱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5): 1272-1278.
[29] 刘存辉, 董树亭, 胡昌浩. 硫素营养对高产夏玉米施用效应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32(l): 11-1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