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过氧化钙及硅钙肥改良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效果研究

DOI: 10.11674/zwyf.2015.0115, PP. 138-146

Keywords: 潜育化稻田,过氧化钙,水稻产量,还原物质总量,土壤养分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潜育化水稻土是我国最主要的低产水稻土类型,长期渍水导致的土壤缺氧及活性还原物质过度积累是其最主要特征,这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根系发育和产量提高。本研究以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土壤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单施或配施对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改良效果,旨在为探索潜育化稻田的轻简化改良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2~2013年在鄱阳湖区潜育化双季稻田进行,试验设单施化肥(T1)、化肥+硅钙肥(T2)、化肥+过氧化钙(T3)和化肥+硅钙肥+过氧化钙(T4)4个处理。通过2年4季的田间试验研究了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单施或配施对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水稻产量、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分析了过氧化钙和硅钙肥改良潜育化稻田土壤的效果和应用前景。【结果】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单施或配施均可以提高潜育化稻田的水稻产量,二者配施每季可以提高水稻产量1.06t/hm2~2.06t/hm2,并可促进磷、钾养分向籽粒转移。施硅钙肥对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没有明显影响,而施过氧化钙可以显著降低土壤还原物质总量,二者配施可以减少耕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1cmol/kg以上。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呈增加的趋势。硅钙肥与过氧化钙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小于10mm的中小团聚体的含量。施硅钙肥或过氧化钙对土壤养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二者配施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速效磷的含量,但对腐殖质碳、速效钾和全氮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施用硅钙肥可以提高潜育化稻田的水稻产量,但对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没有明显影响。施用过氧化钙既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又可以降低潜育化稻田的潜育化程度。而硅钙肥和过氧化钙配施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潜育化稻田的潜育化程度,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土壤结构。因此,施用过氧化钙和硅钙肥可以作为改良鄱阳湖区潜育化稻田土壤的一种参考方法。

References

[1]  龚子同, 张效朴, 韦启璠. 我国潜育性水稻土的形成特性及增产潜力[J].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1): 45-53.
[2]  Pan S Z. Characterization of gleyzation of paddy soil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J]. Pedosphere, 1996, 6(2): 111-119.
[3]  潘淑贞. 不同潜育化土壤中还原物质的变化[J]. 土壤通报, 1996, 27(4): 158-161.
[4]  陈防, 鲁剑巍, 陈行春, 等. 不同水型水稻土施氮磷肥效果及施用技术的研究[J].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7, 6(1): 32-41.
[5]  赖庆旺, 刘勋, 黄庆海. 鄱阳湖地区水稻土潜育化发生及其改良对策[J].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22(4): 65-74.
[6]  王昌燎, 何电源. 潜育化水稻土的肥力特性及施肥效应的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3, (1): 31-37.
[7]  Motoyuki H., Mitsuo I. Promotion of seedling emergence of paddy rice from flooded soil by coating seed with potassium nitrate[J]. Japanese Journal of Crop Science, 1991, 60(3): 441-446.
[8]  杨利, 姚其华, 范先鹏, 等. 鄂东南棕红壤丘陵区冷浸田施用过氧化钙效果[J].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4): 37-39.
[9]  翟永青, 丁士文, 姚子华, 等. 过氧化钙在水稻直播中的应用试验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2(4): 360-362.
[10]  赵锋, 徐春梅, 张卫建, 等. 根际溶氧量与氮素形态对水稻根系特征及氮素积累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2): 195-200.
[11]  赵锋, 张卫建, 章秀福, 等. 稻田增氧模式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6): 605-612.
[12]  赵锋, 张卫建, 章秀福, 等. 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2, 38(2): 344-351.
[13]  徐春梅, 王丹英, 陈松, 等. 增氧对水稻根系生长与氮代谢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3): 320-324.
[14]  古汉虎. 潜育化水稻土田间开沟治渍研究[J]. 土壤通报, 1993, 24(3): 108-110.
[15]  张振南. 潜育化水稻土中还原物质状况、 危害指标及其有效调节途径[J]. 湖南农业科学, 1981, (2): 35-39.
[16]  Frankenberger W T Jr. Affecting the fate of urea peroxide added to soil[J]. Bulletin Environment Contaminate Toxicology, 1997, 59(1): 50-57.
[17]  王丹英, 韩勃, 章秀福, 等. 水稻根际含氧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8, 34(5): 803-808.
[18]  兰雨锋. 水稻施用硅钙肥效果试验[J]. 垦殖与稻作, 2006 (增): 99-99.
[19]  孙庆峰, 李玉章, 于秉祥. 水稻施用硅、 钾肥的对比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7): 183-184.
[20]  王厚胜, 王吉春, 李才库, 等. 硅钙肥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32(3): 35- 36, 47.
[21]  齐鑫, 韩成, 盛学斌, 等. 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对褐潮土水稻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2): 258-264.
[22]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23]  马毅杰, 陆彦椿, 赵美芝, 等. 长江中游平原湖区土壤潜育化沼泽化的发展趋势与改良利用[J]. 土壤, 1997, (1): 1-5.
[2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8.
[25]  刘光崧. 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26]  Horiguchi T. Mechanism of manganese toxicity and tolerance of Plants IV: Effect of silicon on alleviation of manganese toxicity of rice plants[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ent, 1988, 34(1): 65-73.
[27]  Liang Y C, Sun W C, Zhu Y G et al. Mechanisms of silicon-mediated alleviation of abiotic stresses in higher plants: A review[J]. Environment Pollution, 2007, 147(2): 422-428.
[28]  李萍, 宋阿琳, 李兆君, 等. 硅对过量锰胁迫下水稻根系抗氧化系统和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调控机理[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7): 1542-1549.
[29]  董稳军, 徐培智, 张仁陟, 等. 土壤改良剂对冷浸田土壤特性和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7): 810-81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