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1986—2000年沙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Keywords: 沙漠化 ,遥感和GIS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
Abstract:
以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部分——陕北长城沿线地区为研究区,以1986—2000年沙漠化动态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陕北长城沿线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沙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14a来沙漠化土地减少735.1km2,局部处于稳定的逆转过程,沙地逆转以半固定沙地和半流动沙地为主。但耕地、草地和林地沙漠化仍非常严重,而且新增沙漠化土地中极重度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较大。近14a来,沙漠化逆转的原因主要是人类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治理沙地措施和国家政策导向。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滥垦、滥牧和滥樵的继续存在,及大规模煤矿资源开发和治理保护的不相协调,致使土地仍在发生沙漠化。
References
[1] 颜长珍,王一谋,冯毓荪,等.1996—2000年陕甘宁青沙地遥感宏观动态研究[J].遥感学报,2002,6(5):376-381.
[2]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北部风沙区土地沙漠化综合整治[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5-40.
[3] 刘彦随,倪绍祥, 查勇.陕北风沙滩地区土地退化机理及治理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4):357-362.
[4] 杨伟,王晓云.陕北沙区综合治理技术措施[J].干旱区地理,1999,16(4):69-71.
[5] 王涛,朱震达.我国沙漠化研究的若干问题——1.沙漠化的概念及内涵[J].中国沙漠, 2003, 23(3):209-213.
[6] 吴薇,王熙章,姚发芬.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遥感监测 [J]. 中国沙漠, 1997,17(4):415-420.
[7] 刘彦随, Jay Gao.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土地退化态势分析[J].地理学报, 2002,57(4):443-450.
[8] 刘彦随, 崔建军.陕北长城地区土地退化特点及优化配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3): 13-15.
[9] Liu Yansui, Zhang Xiaoping, LI Xianwei,et al.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of land degradation in Yulin district[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3,13(2):218-224.
[10] 全志杰,王成吉,王立宏,等. 陕北榆林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遥感研究[J]. 生态学杂志, 1996,15(5):23-26.
[11] 王涛,吴薇,薛娴,等.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分析[J].中国沙漠,2003,23(3): 230-235.
[12] 董光荣,吴波,慈龙骏,等.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1999,19(4):318-332.
[13] 徐小玲,延军平.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1):135-139.
[14] 张国平, 刘纪远,张增祥,等.1995-2000年中国沙地空间格局变化的遥感研究[J].生态学报, 2002,22(9):1500-1506.
[15] 王涛,吴薇.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J]. 自然资源学报,1999, 14(4):355-358.
[16] Fu B J,GuIinck H,Masum M Z. Loess erosion in relation to land-use changes in the Ganspoel catchment, central Belgium[J]. Land Degradation & Rehabilitation,1994,52:261-270.
[17] 王葆芳,贾宝全,杨晚晖,等.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沙漠化土地恢复能力的评价[J]. 生态学报,2002,22(12):2030-2035.
[18] 高小红,王一谋.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4,27(1):106-11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