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基于物元模型的民勤绿洲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Keywords: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物元模型,民勤绿洲
Abstract:
针对生态脆弱区民勤绿洲土地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运用“经济-环境-社会”模式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基于物元理论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复合物元模型,对民勤绿洲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07年民勤绿洲土地生态安全整体上呈现出“不安全—较不安全”的上升趋势,并有向更好等级发展的动向,说明近年民勤绿洲环境保护投入和治理绩效明显。②各单项指标存在明显的分异。人均水资源、化肥施用量、森林覆盖率、荒漠化程度、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贫困人口比例和能耗成为制约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也反映了该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环境容量低,极其脆弱。
References
[1] | 刘洋,蒙吉军,朱利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30(24):6980-6989.
|
[2] | 张虹波,刘黎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77-85.
|
[3] | 梁留科,张运生,方明.我国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6):829-834.
|
[4] | 吴未,谢嗣频.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5):99-102.
|
[5] | 高桂芹,韩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271-273.
|
[6] | 马惠群,刘凌,刘永珍,等.基于和谐性指标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90-92.
|
[7] | 谢花林.基于GIS的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8,27(1):135-139.
|
[8] | 鲍艳,胡振琪,柏玉,等.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8):87-90.
|
[9] | 黄辉玲,罗文斌,吴次芳,等.基于物元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316-320.
|
[10] | 段应元,刘学录.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民勤绿洲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沙漠,2011,31(1):174-179. 浏览
|
[11] | 黄翠华,王涛,薛娴,等.民勤咸水灌溉及SWAP模型模拟研究[J].中国沙漠,2011,31(2):287-294.
|
[12] | 张宁,常学礼,李秀梅,孙小艳.基于沙漠化程度的生态安全格局评价[J].中国沙漠,2010,30(2):248-251.
|
[13] | 丁宏伟,王贵玲,黄晓辉.红崖山水库径流量减少与民勤绿洲水资源危机分析[J].中国沙漠,2003,23(1):84-89.
|
[14] | 汪杰,王耀琳.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节水途径[J].中国沙漠,2006,26(1):103-107. 浏览
|
[15] | 马国军,林栋.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J].中国沙漠,2009,29(6):1173-1177. 浏览
|
[16] | 张钛仁,张玉峰,柴秀梅,等.人类活动对我国西北地区沙质荒漠化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国沙漠,2010,30(2):229-233.
|
[17] | 张虹波,刘黎明,张军连,等.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构建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2007,33(2):222-229.
|
[18] | 吴华军,刘年丰,何军.基于物元分析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23(1):52-55.
|
[19] | 罗文斌,吴次芳,汪友洁,等.基于物元分析的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评价——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31-38.
|
[20] | 罗文斌,吴次芳,吴一洲.城市土地生态水平物元分析评价——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9,29(7):3818-3827.
|
[21] | 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
[22] | 蔡文,杨春燕,林伟初.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23] |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4-250.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