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时空位移特征
Keywords: 西北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
Abstract: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西北地区风大、沙多,是沙尘天气和沙尘暴的易发地区。通过GIS技术,利用中国西北5省区和内蒙古西北部158个气象站的沙尘资料,对中国西北地区近45a总沙尘天气(包括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沙尘天气和沙尘暴影响范围。结果表明,无论是沙尘天气还是沙尘暴,都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各季节沙尘天气和沙尘暴的影响范围和发生程度不同,总的来说,中国西北地区以春季最为多发,约占全年总数的1/2,依次为夏季、冬季和秋季;不同的季节,不同程度沙尘天气和沙尘暴的影响范围不同,春季是低度易发生区和中度易发生区面积较大时期;夏秋冬是低度易发生区和不发生区面积较大的时期。上述分析表明,沙尘天气和沙尘暴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都存在差异性。
References
[1] | 王涛,陈广庭,钱正安,等.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J].中国沙漠,2001,21(4):322-327.
|
[2] | 张宁,黄维,陆萌,等.沙尘暴降尘在甘肃的沉降状况研究[J].中国沙漠,1998,18(1):32-37.
|
[3] | 陈广庭.近50年北京的沙尘天气及治理对策[J].中国沙漠,2001,21(4):402-407.
|
[4] | Langger J,Rodhe H.A glob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tropospheric Sulfur cycle[J].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1991,13:225-263.
|
[5] | 张正偲,董治宝,赵爱国.2006年春季天气背景下腾格里沙漠近地面气象要素与输沙通量的变化趋势[J].科学通报,2008,53(16):1953-1960.
|
[6] | 王式功,董光荣,陈惠忠,等.沙尘暴研究的进展[J].中国沙漠,2000,20(4):349-356.
|
[7] | 李仑格,李福刚,王广河,等.西北地区气溶胶遥感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沙漠,2008,28(3):579-585. 浏览
|
[8] | 腾跃,王万瑞,贺皓,等.陕西一次强沙尘暴过程诊断与分析[J].中国沙漠,2008,28(4):770-774.
|
[9] | 周自江,章国材.中国北方典型的强沙尘暴时间(1954-2002年)[J].科学通报,2003,48(1):1224-1228.
|
[10] | 钱正安,宋敏红,李万元.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沙漠,2002,22(2):106-111.
|
[11] | 王式功,董光荣,杨德保,等.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J].自然灾害学报,1996,6(2):31-37.
|
[12] | 史培军,王静爱,严平,等.中国风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C]//北京高新产业国际周“国际保护环境大会”.2002:95-104.
|
[13] | 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1979:21-27.
|
[14] | 王式功,王金艳,周自江,等.中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J].地理学报,2003,58(2):193-200.
|
[15] | 李富刚,李仑格,林春英,等.西北地区气溶胶的源和汇与沙尘暴研究综述[J].中国沙漠,2008,28(3):586-591. 浏览
|
[16] | 程相坤,蔡冬梅,王式功.中国沙尘暴天气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6):51-56.
|
[17] | 贾晓鹏,王海滨.甘肃河西地区大气沙尘成分及影响分析[J].中国沙漠,2009,29(1):156-161. 浏览
|
[18] | 邱新法.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J].地理学报,2001,56(3):316-322.
|
[19] | 冯鑫媛,王式功,程一帆,等.中国北方中西部沙尘暴气候特征[J].中国沙漠,2010,30(2):394-399. 浏览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