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西鄂尔多斯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Keywords: 西鄂尔多斯,维管植物,植物区系
Abstract:
通过在西鄂尔多斯地区几年的植物标本采集以及参考前人对该地区植物名录的记载,对西鄂尔多斯地区野生维管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鄂尔多斯地区的野生维管植物共有64科、215属、433种;②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52.66%,其他为乔木占0.69%、灌木占14.09%、半灌木占6.93%、一或二年生草本占24.25%、草质藤本占0.92%,类短命植物占0.46%;③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包括强旱生、旱生和中旱生)为主,占49.42%,中生植物(包括旱中生、中生、湿中生)占47.58%,湿生植物占1.85%,水生植物仅占1.15%;④西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组成复杂多样,在温带区系性质为主体的背景下,受欧亚草原区系、东亚森林区系、亚洲中部荒漠区系及古地中海区系的影响。
References
[1] | 杨美霞.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简介[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7,9(2):25-26.
|
[2] | 张颖娟.西鄂尔多斯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与适应性进化分析[D].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02.
|
[3] | 王迎春.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古老残遗物种生活史适应机制的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00.
|
[4] | 陈丽.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地区四种狭域特有种分布区边界形成机理的探讨[D].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7.
|
[5]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43-445,645-695.
|
[6] | 王荷生.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41.
|
[7] | 吴征镒,王荷生.中国自然的地理之植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6.
|
[8] | 刘晓娟.甘肃省太子山植物区系地理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
[9] | 王继和.库姆塔格沙漠植物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J].中国沙漠,2008,28(5):860-867. 浏览
|
[10] | 张庆.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中国沙漠,2009,29(3):451-456. 浏览
|
[11] | 朱宗元,马毓泉,刘钟龄,等.阿拉善-鄂尔多斯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特有植物和植物区系的性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13(2):1-16.
|
[12] | 赵一之,朱宗元.亚洲中部荒漠区的植物特有属[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2):113-121.
|
[13] | 赵一之.蒙古高原植物的特有属及其基本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 1997, 28(4): 547-552.
|
[14] | 赵一之,成文连,尹俊,等.用rDNA的ITS序列探讨绵刺属的系统位置[J].植物研究,2003,23(4):402-406.
|
[15] | 朱晓梅.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革苞菊(Tugarinovia mongolica)三种荒漠植物起源地及迁移路线研究[D].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
[16] | 甄江红,刘果厚.珍稀特有植物四合木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2008,19(2):433-440.
|
[17] | 张勇.白刺属植物分子系统学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
|
[18] | 应俊松,张志松.中国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特有属的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 1984,22(4):259-268.
|
[19] | 沈渭寿.雅鲁藏布江中游沙地植物区系与阿拉善荒漠植物区系的比较[J].中国沙漠,1997,17(1):15-19.
|
[20] | 胡英娣.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的植物资源[J].中国沙漠,1995,15(3):303-307.
|
[21] | 赵一之.鄂尔多斯高原维管植物[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
[22] | 吴剑雄.鄂尔多斯植物志[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
[23] | 何明珠,张志山,李小军,等.阿拉善高原荒漠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解释Ⅰ.典型荒漠植被分布格局的环境解释[J].中国沙漠,2010,30(1):46-56.
|
[24] | 马毓泉,富象乾,陈山等.内蒙古植物志[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
[25] | 李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72.
|
[26] | 何明珠,张志山,李小军,等.阿拉善高原荒漠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解释Ⅱ.C4植物组成、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J].中国沙漠,2010,30(1):57-62.
|
[27] | 何明珠.阿拉善高原荒漠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解释Ⅴ.一年生植物层片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J].中国沙漠,2010,30(3):528-53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